返回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四章 灭三国(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四章 灭三国(八) (第2/3页)



    这话后胜很是顾忌,脸一虎,道:“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离间我们的关系。”

    大汉不为所动。笑容不变,道:“国舅爷,我家大人要我给国舅爷讲一个故事,还请国舅爷容片刻之暇,让我毕言。”

    后胜挥手,道:“你说吧。”

    大汉应一声道:“长平大战之后,赵国精锐尽失,震恐,只要大秦军队一到。必然是一鼓而下,而最终大秦并没有兵临城下,国舅可知原因?”

    当年长平大战后,昭襄王只要兵临。肯定是灭了赵国,最终并没有兵临,给了赵国喘息之机。后来,昭襄王后悔了,两年后再发兵邯郸,却大败而归,其中的原委是因为争功引起的。

    对于这事,后胜尽管不学无术,还是知道的,道:“那是苏代给范说。要是依白起所请,挥师,则必破。赵国必亡。对于秦国,是好事,可是对应侯来说却是坏事,因为功劳全给白起得去了,他位在三公,功在范>.|说实在的,我这外行都看得明白,那么大规模的决战,兵士要是不疲累就不对了,应侯也没有说瞎话,只是说的时机不对。只要秦军挺一挺,拿下邯再休整就对了。昭襄王对应侯很尊重,还为他逼死魏齐,一时不察他的用意,才没有挥师东进,灭了赵国。两年后,他反悔了,再起五十万大军,准备一战而灭赵国,却给信陵军大败于城下。”

    大汉点头道:“国舅爷学识渊博,在下敬佩。不过,我家大人要在下问国舅爷一个问题。”

    后胜倒也干脆,道:“你问吧。”

    大汉道:“我家大人这个问题就是国舅爷为何明于长平之事,而昧于临之事?”

    “你这话什么意思?”后胜有点不解地问道。

    大汉笑道:“王义民者,齐国才智之士,之所以一直藉藉无名,还不是因为国舅爷之故。大秦兵临临,国舅爷不领兵拒秦,已是失策。要是任由王义民领兵,若他拒秦成功,你说这功劳谁最大?是王义民最大,还是国舅爷最大?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