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二章 再商大计(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二章 再商大计(一) (第3/3页)

君王智慧的较量,一个贤明地君主虽处弱势,也能打败一个昏庸君主把持的强国,王上贤于赵迁,秦之胜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这话说得还是很好听,却说出了一条历史规律,说到底一个国家地兴衰和君王有很大的关系,说得极端一点君王决定了国家地存亡,对于这点谁也不能反驳,众人点头赞同,秦王道:“那倒也是。”

    尉缭接着往下说,道:“二是我大秦准备充分,军队的调动部署,后勤保证都很充分,使得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对敌。”

    秦王赞同道:“这点寡人同意,兵法有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我军的保障之所以如此充分,一是有韩非李斯甘罗他们在咸阳的运筹,二是周先生治理韩地打下了基础,屯积了很多粮食武器。仗打赢了,也不能只记着将军们的功劳,还要把他们的功劳也要记上,才不失赏罚分明。”

    这话很有道理,一支军队要是没有稳定的后勤保障,再强的军队恐怕都难以打胜仗。好多人懂得这种道理,在论功行赏地时候却忘了这点,失去公允,诚让人叹息。

    周冲谦道:“王上,周冲有幸,得遇王上,王上不嫌周冲愚钝,委以重任,周冲不过是执行王上的意思,何敢言功。”

    秦王摇头道:“周先生过谦了,你在韩地地治理之道让寡人耳目一新,依寡人看三代之治,近世之法皆不在其中,而韩地百姓因此而得安。寡人依先生策划,在邯郸推行新政,去除苛暴,百姓无不欢呼,无不赞我大秦仁德,这都是先生之功。现在,赵国没了,寡人决定把先生的施政方式推行到赵地,将来再推行到天下。”

    周冲一番努力,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听了秦王这话,心头大慰,道:“若不是王上圣明,委周冲以重任,放手让周冲去做,何来此政,周冲不敢居功。”

    秦王摇手道:“周先生,不要说了,缭子先生,接着讲。”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