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新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新启 (第3/3页)

公室掌握的军册,在役兵卒三千六百员,其中长期具甲当值的战兵一千二百员,剩下是半脱产的驻队,分布在各处稍垒、烽燧、关津处,半年期轮番上役。

    此外,在昌华府的驻地昌华镇内,还有约数百到上千名,专为其提供各种劳役服务的军仆/辅卒;只要地方有事,这些府兵就可以迅速吸收,附近习武的民壮/乡勇,扩充成一只镇压和讨伐部队。但日常最多还是巡查、盘问和捕盗事。

    但根据江畋所掌握的内情,这种状况在天象之变后,就迅速发生了逆转和变化。道理很简单,因为“海上仙洲”的现世;由公室派前来的内府卫士、精锐健儿;在岛上大多数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逐渐替换了昌华府的内外编制。

    仅仅因为昌华府的水寨/港口,是距离海上仙洲最近的陆地据点。也成为了南海公室近年以来,不断进行探索和发掘的前进基地/堡垒营地。其中经过数年的营建和拓张,早已经变成了一处,足以容纳数万人及其所需物用的坚固城垒。

    而自珠崖城与韦氏大妃分道扬镳的,“国老”李闲野的行踪,在穿过了大岛西海岸的珠州、昌州、詹州境内,多处潜在的据点和野外营地后,最终还是汇聚到了昌华府的水寨,也是新建不过数载的军城中;这时江畋已聚兵八千。

    除了之前那些东海卫士,公室骑兵和义从子弟;还有大半数是相继回归的黄流、白沙、陵水等处散溢府兵。这些本地部伍的存在,再加上骑兵的压阵,足以成为试探性进攻,这处地位特殊的昌华府前驱了。因为,鬼知道里面有啥。

    或者说,很大概率逃亡至此的“国老”李闲野,又会做出怎样的举动来。毕竟自从天象之变后,他就受命当代主父,掌握和处置南海异常事物;不可避免会在这些地方,隐藏了怎样的底牌和手段,又有多少人会是他的死忠和走卒?

    如果有可能的话,江畋不希望事事都要自己出手;最好直接聚集南海公室的资源和人力;将其堆死或是碾压过去才是。然后,在抵近了昌华府的驻地军城前,前出的探马和游哨,就相继带来令人意外的消息,以及漫山遍野的难民?

    在这些披头散发、扶老携幼的逃民身后;远处海面上,隐隐聚集起来的大片乌云如墨,其中还有隐隐的电光闪烁。但却听到不到什么雷声,仅有迎面海风中,送来隐约湿润与咸腥味;又与军队所处艳阳高照下,形成极端的对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