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内心 (第2/3页)
远离朝廷中枢追查的岭外之地,还籍此得到兄长为首的韦氏家门,源源不断的支持和助力。
甚至,韦氏在远嫁离京之前,她通过对于兄长的试探和刺激;已经隐隐猜测和掌握了,关于与韦保衡一同施暴的,另外几名同伙的身份和家门线索。因此,如今韦保衡虽然贵为宰辅,但依旧隐隐的受制,这位心机和城府颇深的妹妹。
或者说这就是她逃离岭南,返京后的最大凭仗。但现在的这一切都归江畋所有了。然而,当江畋从这些深入挖掘和触发的记忆碎片中,慢慢的抽回思绪之后;却冷不防感受到眼角的湿润。此时此刻,这副身体居然不由自主的流泪了。
就因为在韦氏的记忆里,见到了那个人;不再是一张静止的平面画像,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一幕幕鲜活而刻骨铭心的回忆场景。哪怕隔着遥远的时空,哪怕有些模糊和失真,也依旧让人充斥着,难以言表的缅怀、惆怅和伤感。
相比“仙露明珠”一般,似乎永远凝固在某个时间中的那位;已经去世多年,却似乎无所不在,依旧活在大多数人的口口相传中,的那位尧舜太后,就要形象模糊的多了。就算在例行的内朝上,偶然间远远一瞥,也只是个华冠老妇。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被韦氏刻意记下来的名字,比如前代淑妃郭氏的侄儿,东都的鸿胪寺少卿郭振远;出身大国舅夏氏的北都/太原府少尹夏守殷;出自前宰相世系豆卢家的上阳苑总监,豆卢思琪;乃至出自前内侍省大宦西门璋的养子。
也是现今的刑部刑部司郎中西门成志;这就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又毛骨悚然了。因为,在韦氏的猜测中,陈奉仪的遭遇并不是唯一的;或者说,这是一个隐藏在权门子弟之中,长期存在的秘密小团体,任何新加入者必须交上的投名状。
再加上之前已发现的此辈同党,其中只怕要比预期数量更多;而作为他们的领头人和召集者,同样是一名贵不可言的人物。只可惜,那位西京监守殿下,早已被活埋在了骊山附近的无名荒野下;不然,江畋或许还能够得到更多的答案。
这时,经过了一夜的鏖战,幽暗的天色重新露出了鱼肚白;城内四处混战的叛军,也终于发现了,插在内城门楼上的公室军和东海旗帜;同时察觉到与内城的中枢失去联系;顿时不复斗志,士气大沮的哗然四散,脱掉袍服遁入街坊。
自此,一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