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百八十七章 人之将死…… (第2/3页)
亚伦史密西剧烈挣扎了几下,丝毫不顾及腿上再次流血的伤口,低吼道:
“我根本没有做这种事,中田让治是我跟普拉米亚交易的条件之一……救出来的当天我就把他交给了对方!”
“普拉……米亚?”叶更一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
“一个在俄罗斯和欧洲多国活跃的炸弹犯,咦……”
峰不二子说着,又朝货架那边扫了眼,有所恍然:
“怪不得觉得眼熟,这不就是他掌握独家配方的双色液体炸弹吗?”
“有点意思。”
叶更一想了想,朝着明显不想替人背黑锅,所以才将这一情报吐露出来的亚伦·史密西,问道:
“你的人为什么会去警视厅附近,这些液体炸弹又是怎么回事?”
若是换成一个不擅长利用情报差的人,这个时候一定会小聪明爆发,问上一句‘你们去府中刑务所救中田让治,是不是为了从普拉米亚手中交换这些液体炸弹’。
这种看似‘我很聪明’的问讯方式,实际上却是给了亚伦·史密西一个回答框架,让对方能够顺着提问者给出的逻辑进行填空。
甚至,在提问者都觉察不出的细节上,编造出看似合理、实则偏离真相的答案。
不过,换个问讯情景,这种引导式发问反而格外适用。
例如叶更一哪天想要栽赃伏特加的话。
即便伏特加真的只是因为自身的愚蠢而做出了好似卧底的事情。
那么叶更一依旧可以不直接抛出‘你是不是用光了抗生素,才没办法救助受伤感染的同伴,最终导致对方死亡’这类直指核心的问题,而是用‘当时你是不是眼睁睁看着同伴死在你面前,然后灰溜溜逃了回来’的引导。
就能在预设框架内,让事实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所以,叶更一现在需要的不是‘验证已知’,而是‘挖掘未知’。
因此,哪怕亚伦·史密西因为手下的丧命不肯配合,他编造的谎言也不可能毫无逻辑。
“……”
亚伦·史密西沉默了一会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