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合谋 (第2/3页)
够更多的给自己一点什么,理所当然的到现在才有人想起这位也有遗产的事。”
看着莫云晚抱着手臂在自己对面侃侃给出指导意见,邵梓这么好的脾气都没来由一样觉得自己的叛逆期迟迟赶到很想置之不理,但最后还是不情不愿、只因为感觉在理问出了莫云晚的问题:“袁家人以前只讨好袁钟的父亲,现在又这么流畅的转换了目标,意思是他们家里的财产总量并不集中,是吗?”
听了莫云晚总结时过于粗糙直白的“他们到底谁更有钱”,邵梓说出口的同时非常自然的结合动机修饰美化为了这么长的一段话。虽然莫云晚觉得太磨叽,但只是抱起手臂没有吐槽证明她对这个表述方式还算接受,让邵梓松了口气。
“这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徐天翼叹了口气,说着捂住手机和嘴走到了飞机末端,“这些话我本来不该说出来,但是毕竟事态紧急……袁家老爷子也就是袁钟的父亲很早就退休了,为了尽量减少需要签字的频次,也在这些年把手头尤其是国外的财产慢慢过渡给了袁钟这个独子。主要其实是避免高额的遗产税,很多富人都会这么做,但他还保留了一个关键的部分。”
“什么部分?”
基本确认江秋和很爱聊天的飞行员都没有在听,徐天翼才缓缓开口:“集团的股份。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包括公司控股权力的运作。袁家老爷子以前是跟我的老师——也就是一位现在已经退休了的老律师商讨出了这个方案,但是也可以想办法简单的来说。你……你们应该知道控股百分之五十一就能作为董事会成员决定几乎一切公司决策吧?”
邵梓点了点头。虽然因为个人原因有那么一点仇富,但不爽也意味着存在关注,他确实懂一些自己一辈子用不上的小知识,“现在袁钟起码在市内注册的公司里地位显赫说一不二,应该说明他有这种程度的控股能力……至少实践上是这样,对么?”
“没错。虽然实践上是这个结论,不过袁钟对公司实际控股只在百分之三十左右,而袁老爷子到现在还占百分之二十一。剩下百分之四十九则从一开始就分散在袁钟的三个孩子和他们的家族信托那里,再剩下的才给了袁老爷子的弟妹和他们的后代手上。只有袁振因为到了年龄把股份搞到了手。至于具体的数额……接手家族产业的袁振占百分之十五,袁耀和袁祁两兄弟均分百分之十,袁祁那份死后应该会收回老爷子手上——当然,这是袁祁生前时的安排。而这是一个精心谋划过、实际非常微妙的数字。”
这看起来只像是最简单的小学数学题,只是涉及的变量实在太多。
邵梓迟疑了十几秒,然后给出了他的结论:“也就是说,袁钟的完全控股靠的是袁老爷子退休后移交的表决权。理论上一旦袁老爷子寿终正寝,他的遗产顺理成章的交给袁钟,那么公司的整体决策权也会稳健转移到袁钟的手上。但是如果反过来,袁钟走在了袁老爷子之前……要考虑的就是这百分之三十的去向。”
本来以袁老爷子后代为标准的核心圈子以外的百分之二十四就已经足够让人头疼,互相售卖股份还能造成巨大的差异。但提起遗产,涉及的人还不止这些。根据徐天翼的说法,按照不同人留下遗产的先后顺序,决策权最后的归属简直是一团乱麻,谁也无法预料到最终结果。
作为法定配偶,袁祁和袁振两个人的母亲理论上也是袁钟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之一,但刺杀事件发生前还是发生后,这对怨侣的关系显然都不那么好,连表面夫妻的体面都懒于维系,纯属各走各的阳关道,谁也不可能认为袁钟的遗嘱会把她算在里面。
至于袁老爷子虽然确实有自己的偏好,但在外头的名声一直是讲究公平不区别对待:几乎是开诚布公、坦坦荡荡地说明白了自己不区分顺位继承人的顺序,只会把大部分的资产均分给亲儿子、孙辈和还在世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有“大部分”就必然有“小部分”,哪怕听过袁老爷子的慷慨陈词,没有人会认为这不是指的那个存在占比要求的股权。而经手过这则遗嘱的确定,徐天翼也对这件事完全知情——但是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