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156章 200米开枪!内外道的具体差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2156章 200米开枪!内外道的具体差异! (第1/3页)

    卢日尼基体育场。

    世界纪录上标着09年柏林19.15。

    世锦赛纪录也是如此。

    格外亮眼。

    “On your marks。”

    比赛即将开始。

    “观众朋友们,这是这是决定今年谁是200米最强王者的一枪,是布雷克还是博尔特?”

    “让我们拭目以待。”

    “第3名的归属,谢正业能否在生日当天拿下铜牌完成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双牌成绩。”

    “都将在这一枪得到验证。”

    “让我们摒弃凝神,安静的跟随运动员的步伐,欣赏莫斯科的200米终局之战。”

    气氛渲染完,整个现场慢慢安静下来。

    这也是比赛的观赛礼仪,在发枪之前为了不干扰运动员。

    就是得这么做。

    第一道的阿纳索·乔瓦瓦纳屈膝俯身,双手撑在起跑线前的塑胶跑道上,指尖微微发力,将重心压得很低。

    他的肩膀放松,没有刻意绷紧,手臂自然弯曲,这样能在启动瞬间减少不必要的阻力。

    第七道的亚当·格梅利则是另一种姿态,他的身体前倾幅度稍小,但核心肌群收得很紧,仿佛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准备释放力量。

    “set。”

    嘭—————

    发令枪响。

    比赛开始。

    两道身影几乎同时弹了出去。

    乔瓦瓦纳的启动第一步并不算长,但落地时脚掌的缓冲做得很到位,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前掌,将地面的反作用力更顺畅地传导到腿部。这种落地方式能减少关节的冲击,让他在启动阶段就能保持身体的稳定,为后续的加速铺垫。

    启动反应一个0.151。

    一个0.172。

    200米,一直启动都说不上特别快,毕竟这不像百米那样……那么那么吃。

    启动反应当然虽然也很重要,可是起码比100米,还是要重要性少了一些。

    当然你要是说你的系统反应在0.200以外甚至更多,那肯定就不行。

    那就是龟速反应。

    放在200米里面也是一样。

    这个不会有任何区别。

    而亚当·格梅利的启动第一步带着明显的“缓冲式发力”特征。

    脚掌落地时并非直挺挺砸向地面,而是脚跟先轻触跑道,随即脚踝顺势下压,前掌跟进的瞬间,小腿肌肉像皮筋般快速收缩,将地面的反作用力沿着腿部骨骼向上传导。

    这种落地方式避免了硬着陆造成的力量损耗,让每一次蹬地的能量都更集中地转化为向前的推力。他的双臂摆动幅度不大,但频率极快,且始终保持在身体两侧的纵向平面内,没有多余的横向晃动,这种紧凑的摆臂既平衡了身体,又减少了空气阻力。

    切入弯道的时候,格梅利的则带着更强的“攻击性”,第一步步幅明显大于乔瓦瓦纳,落地时前掌几乎与地面垂直,借助起跑器的反作用力,身体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窜出。

    髋关节转动幅度极大。

    每一次蹬地都伴随着髋部的向前顶送,仿佛要将整个上半身“甩”出去,这种发力方式让他在启动阶段就能迅速建立速度优势。

    手臂摆动更偏向前后方向。

    摆臂的轨迹几乎与跑道平行,这种直线摆臂能更有效地带动身体重心前移。

    进入弯道时,他的身体开始呈现出精准的倾斜角度。他并非刻意将身体向内倾斜,而是通过调整步频和步长的比例,让重心自然地向弯道内侧偏移。

    左腿作为内腿,落地时脚尖略微向内扣,膝盖的朝向与弯道的切线方向完全吻合,这样一来,蹬地时的反作用力就能沿着切线方向传导,避免了横向分力的浪费。

    右腿作为外腿,蹬地时髋部向外打开的幅度更大,大腿前摆时几乎与地面形成45度角,这种大幅度的摆动为下一步蹬地积蓄了更多力量。他的躯干保持着稳定的紧张度,腰部核心像一根绷紧的钢索,将上下肢的力量串联起来,确保身体倾斜时不会出现扭曲或晃动。

    格梅利在更加外面的道次,弯道的身体控制则更注重“动态平衡”。他的倾斜角度随速度提升而逐渐加大,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调整——

    当步频加快时,倾斜角度会略微减小,避免离心力过大导致身体失控。

    当步幅拉开时,倾斜角度又会相应增加,让离心力更好地辅助身体向前。

    他的外腿蹬地时,脚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比直道时更大,脚趾向外张开的角度也更明显,这种“外撇”姿态增加了摩擦力,防止在高速过弯时打滑。

    内腿落地时,膝盖的缓冲动作极快,从接触地面到完成蹬地的时间比外腿更短,形成“内腿快蹬、外腿稳推”的节奏,让步伐在弯道中始终保持流畅。

    ……

    看起来都很不错。

    都很厉害。

    甚至单纯拿出来做普通运动员的模板讲解都非常的合适。

    就是……

    他们的能力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小鹰国这位甚至有破20秒的Pb。

    在整个亚洲绝对都是前几人了。

    如果放在原本的时间线上,那就是暂时无敌的存在。

    可是呢。

    短跑这个项目。

    你单拉出来好像都过得去。

    毕竟都是精英运动员,都是一线。

    不然的话,你怎么可能跑到决赛了?

    起码你现在的发挥是更加的一线水平。

    但是呢?

    放在一起对比。

    那立刻就高下立判。

    谁有本事谁没本事。

    谁强谁弱。

    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就比如美国选手,这一场多差黄金道次的米切尔。

    他在这场决赛中呈现出一种“均衡式爆发”的技术风格,既不像乔瓦瓦纳那样极致追求力的高效传递,也不似格梅利那般依赖瞬间爆发力,而是在启动、弯道控制与加速环节中,展现出对节奏与力量的精准平衡。

    发令枪响的瞬间,米切尔的启动姿态介于两人之间:他的膝盖角度比乔瓦瓦纳略陡,却比格梅利更注重缓冲,脚掌落地时,前掌与脚跟几乎同时触地,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面”,既避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