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0章 尤塞恩,请你继续输下去吧 (第3/3页)
制”。
这种同步化控制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对转动动作的“纠错能耗”,使更多能量用于维持直线惯性。
这样第二个点转动惯量波动幅度。
也被拿下。
接着是第三个躯干纵轴形变率。
躯干纵轴是下肢能量向上传递并驱动全身前进的“核心通道”,其形变率反映通道的“通透性”——
形变率越高,能量在传导中损耗越多。极致前程选手最后10米躯干纵轴形变率常达5%-6%,成为惯性能量流失的“隐形漏斗”。
掉速的传导学根源就是,“躯干塌陷”与能量“短路”。
这会造成支撑阶段的“压缩过度”。
以及蹬伸阶段的“拉伸无序”。
可以依然,难不倒苏神。
通过“刚性维持”将形变率控制在3%以内!
利用核心肌群的“等长收缩”控制。
呼吸与躯干稳定性的耦合结合。
脊柱中立位的实时矫正。
三合一。
稳定躯干纵轴形变率。
第四步惯性力作用距离。
惯性力作用距离,单步周期中水平惯性力有效做功的距离,是决定步长与速度的核心参数——距离越长,每一步对速度的贡献越大。
极致前程选手最后10米的惯性力作用距离常从峰值阶段步频,直接导致步长缩水,速度下降。
这一步掉速的距离学根源是——
“步频-步长”失衡与着地时间“失控”。
步频补偿的“恶性循环”。
蹬伸阶段的“发力终止过早”。
都会极大影响最后的速度维持。
苏神解决原理是,通过“时序优化”延长作用距离。
步频与步长的“黄金配比”。
蹬伸阶段的“发力时序后移”。
重心前移轨迹的“线性化”。
同样一起作用。
打通惯性力作用距离。
还有一步。
少了一步。
任何一步都不行。
能量耗散率。
能量耗散率,单位时间内非功能性能量损失占总能量的比例,是衡量运动经济性的终极指标——
最后10米耗散率越低,直线惯性能量保存效果越好。
极致前程选手此阶段的耗散率常达18%-20%,意味着近五分之一的能量被浪费在非必要动作中。
这一波掉速的能量学根源是,“多路径耗能”与“代谢效率暴跌”。
以此造成的多余动作的“机械耗能”。
以及代谢系统的“效率断崖”。
苏神解决原理是——
通过“多维度减耗”,将耗散率控制在12%以内。
以机械耗能的“精准节流”。
减少侧向摆动,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将躯干晃动幅度控制在2cm以内,可降低5%的机械耗能。
降低肌肉共激活率,采用“拮抗肌放松训练”,如腘绳肌静态拉伸后立即进行股四头肌爆发收缩,使共激活率从25%降至15%,减少10%的内部耗能。
其后是优化关节姿态。
保持踝关节背屈角度稳定在15°-20°,膝关节屈曲角度稳定在45°-50°,可降低关节摩擦耗能3%。
这样做到后,代谢效率的“缓冲提升”就可以完成。
最终。
苏神在迈入这一步之前。
整个五大状态——
分别是直线惯性力占比。
转动惯量波动幅度。
躯干纵轴形变率。
惯性力作用距离。
能量耗散率。
60%。
±0.03kg·m。
0.9%。
2.60米/步。
15%。
虽然距离苏神实验室给出的现有苏神技术体系身体结构下的最佳数据模型,还有些差距。
但是对比最开始。
已经明显出现了提升。
而苏神原本这10米别说达到平均的水准,之前可是比平均的水准还要低。
也就是最近这几年才刚刚达到平均。
有一点,他说的肯定是没错。
只要能够做到。
那么你理论上最差的一段就是最有提高空间和改进空间的一段。
在其他分段上想让提升0.01。
都难如登天。
但是在这里。
却要简单不少。
前提是你。
做得到才行。
嘭!!!
这五大属性在苏神激活的瞬间,被他调整到了一个此前从未调整到的状态。
步频与步长的配比,开始渐渐稳定。
“单参数骤降”,也开始平和。
这给兰迪看着……
原本焦急不安的眼神里面顿时放出了金光。
天才!
天才啊!!!
真正的天才啊!!!
不管这是不是在这种重压下偶然做到,
不管平常是不是就很难调整到这个状态。
不管是不是平常根本就做不到这么好。
要不然也不会把这个目标设计在两年后。
但是大赛型运动员不就是在比赛里面创造,不可能吗?
不就是在比赛里面展现,你认为做不到的事吗?
这样。
做到完美当然不可能。
兰迪也知道。
但只要他能够做到。
那就……
够了!
这场比赛!
他已经是重新拿回了主动权啊。
“要赢了。”
“什么?”
在全神贯注之下袁郭强和余位力。
都没有听清兰迪嘴里的呢喃。
不过很快他们就会知道。
刚刚兰迪嘴里说的。
到底是什么。
尤塞恩。
跑道上的苏神。
也感觉到了自己创造了不可能。
把两年后才该完成的东西在这里就提前激发。
那样。
抱歉了,尤塞恩。
请你继续。
输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