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9章 最大的隐患!这是两世都从没有解决的难题! (第3/3页)
-90米减少0.5°。
通过腹外斜肌“分级收缩”,张力210N±5N,将重心投影点波动范围控制在支撑点前方8±0.5cm,避免过度前倾导致的失衡。
竖脊肌收缩强度保持32%,既不增加能耗,又能维持核心刚性。
柔性释放,绝对不是说就放弃刚性。
这是两码事,苏神要的是刚柔并济。
而不是彻底柔和。
躯干前倾的“动态锁定”后,立刻做骨盆倾斜的“实时修正”!
冠状面倾斜角度允许1.8°±0.5°,但通过臀中肌“瞬时激活”,每步额外收缩0.001秒,将侧向位移控制在±1cm。
确保步长对称,左右腿步长差≤0.01米。因为……这种“小偏差-快修正”模式比刚性控制节省15%的核心能耗。
到了这个阶段大家都累了,尤其是极致前程的运动员。这个时候如何省下自己的核心能耗是一大关键。
这些都做完了之后,再切入力学的角度。
延缓速度下降的核心策略,苏神的选择是从力学到能量的多维调控!
也就是最后10米速度下降的本质是“推进力衰减速率超过阻力增长速率”,“柔和释放”通过四大策略打破这一失衡,使速度衰减率从0.025m/s进一步降至0.02m/s以下。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怎么做,才是关键。
首先要延长力的作用时间,要做对冲量衰减的补偿。
苏神的做法是——
支撑相时间的“精准延长”:
最后10米支撑相从0.088秒增至0.09秒,通过膝关节缓冲时间从0.03秒增至0.032秒,使股四头肌有更多时间完成“拉伸-收缩”循环,弹性势能释放时间延长6.7%。
这样每步冲量就可以保持17.8N·s,仅比80-90米低1.1%。
蹬伸阶段的“力的平台期”:
地面反作用力在4000-4200N区间维持0.008秒,比80-90米延长0.002秒,形成“力的平台”而非快速衰减。
这一平台期使水平推进力的累积效应增加5%,每步多获得0.05m/s的速度增益。
接着是摆动相的“惯性延续”:
摆动腿前摆时间从0.12秒增至0.122秒,通过惯性力作用时间延长1.7%,弥补肌肉力下降导致的动量损失。
此策略可使惯性力对速度的贡献占比从65%微升至66%。
然后是减少阻力损耗,要做从空气到内部的全方位节流。
因为最后十米苏神能量储备枯竭时,这时候减少阻力损耗比增加推进力更高效。
苏神通过身体姿态的“流线型优化”,先是头颈部保持中立位,与躯干夹角90°±1°,双肩内收2°,使身体迎风面积从0.5m减至0.49m。
空气阻力降低4%。
每步节省0.3J克服阻力的能耗。
其后做肌肉内耗的“抑制”,也就是需要通过降低肌肉收缩的“冗余度”,使得肌电信号同步率从70%提升至75%。
使肌肉内部摩擦能耗从总能耗的15%降至13%。
这时候做到的话,肌酸激酶数据就会显示,最后10米肌肉微损伤程度比前程低20%。
内耗进一步减少。
然后配合之前的三维地面反作用力调控技术。
调动地面反作用力的“方向控制”,使得力的合力方向与前进方向夹角保持2.5°±0.3°。
垂直分量占比控制在8%。
避免因角度偏差导致的“无效做功”。
让自己后面每步无效能耗≤0.5J。
够了吗,还不够。
还要做能量分配的“优先级重置”。
将剩余能量集中于“决定速度的关键环节”,放弃非必要控制!
首先是摆动腿能量占比提升。
这时候摆动腿肌肉能耗从总能耗的35%增至38%,确保角速度不低于350°/s,而支撑腿能耗占比从40%降至37%。
这是要通过“牺牲部分支撑力换摆动惯性”维持步频。
不然步频掉了。
自己和博尔特这样的大高个对拼步幅。
就是自寻死路。
绝对没有生还的希望。
所以步频绝对不能掉太多!
接着是核心稳定能耗“精准投放”,这一步做好就可以让核心肌群能耗占比保持15%,但将80%的能量分配给腹横肌,用以维持躯干稳定。
剩余20%分配给竖脊肌,控制前倾角度,避免“平均用力”导致的浪费。
最后是代谢能的“靶向供给”。
也就是要让肌糖原分解优先供给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这两块肌肉的能量供应比其他肌群高20%,确保蹬伸与摆动的核心动力不中断。
这么多步骤保持下来,估计是个人脑子都会发懵。要不是苏神有了两世经验,有了很长的时间做这些准备,估计他自己也难以流畅施展,甚至步骤都会做错。
幸好他每一次在这种时候在最紧张和极限的大赛刺激下,脑子都会保持异常的清晰以及敏锐。
幸好这一次又被他做了出来,在大赛的刺激下,反倒是把自己的身体极限甚至是大脑的思维活动速度都拉到了最大值。
反而让他把训练中难以做到规整的技术点,在这里都是一气施展的出来。
到目前为止都是一切顺利,但是真的会一直都顺利下去吗?
就在这个时候。
猛然出现了一个小细节的变化。
这是之前都没有预料的事情,毕竟在实战中如此大的压力下,实战还是头一回。
而且根本就没有打算在这里就施展的呀。
出现了纰漏。
本来就正常。
甚至苏神前面做的这么流畅,全部都顺下来才不正常。
没想到到了最关键的一步。
还是卡了链子。
步频与步长的配比,出了问题。
“单参数骤降”。
出现了。
如果这一步做不好,前面做的都会前功尽弃,甚至这个技术的陌生程度和熟练度不够,会让苏神这里出现……
整个大赛历史上最惨的一个十米崩盘。
巨大的危机。
就这样突如其来的砸在了苏神的脑子里。
反应的时间。
你别说一秒。
0.1秒都没有啊。
这一步,苏神从未攻克的十米分段。
在最后的节骨眼上。
还是出现了问题。
虽然不出现问题本来就不太可能,但是出现在在……
可真是会让苏神。
满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