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54 侥幸心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554 侥幸心理 (第2/3页)

  看,在如此关键的分数上,高文再次选择随球上网压迫,然而,伊斯托明居然再次选择相同的击球战术,试图复制黏贴,等待高文的失误葬送比赛——

    显然,伊斯托明不够了解高文。

    比赛智慧,并不仅仅只战术布局而已,还有临场调整、战况解读、总结分析等等,脑袋必须一直运转。

    今天目前为止的比赛就是最好的数据库,相同的关键分数,对手战术如何布局、自己的战术如何选择,什么战术得分、什么战术丢分,哪些击球遭遇反击、哪些击球则制造麻烦……全部都在脑子里。

    毕竟,他们已经不是NCAA的大学生了,不是吗?

    如果伊斯托明想着同样的套路在同一个发球局里成功两次,那么他就真的错看高文了,当然未必就无法成功,但成功的可能性只有两种——

    一种是高文状态真的糟糕,非常非常糟糕,尽管大脑已经紧绷起来,但短时间内面对相同的情况,手感的处理还是没有能够调整过来,于是就在同样的错误两次栽跟头,拱手将胜利让出。

    一种则是高文情绪已经彻底崩溃,丧失理智,在赛点的关键分上被愤怒、急切、焦虑和紧张占据大脑,打破平衡,一个冲动就发泄式地送出失误,简单粗暴地为全场比赛画上一个遗憾的句号。

    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侥幸心理。

    胜利,近在咫尺,触手可得,伊斯托明的心态也跟着出现波动,他期待着高文犯错,轻松白捡一场胜利。

    但是,这样的侥幸心理,恰恰就可能成为颠覆局面的缝隙。

    ——网球,正面撞击而来。

    高文的脚步,确实被挤压到了。

    因为伊斯托明基本就是瞄准他的站位尝试击球的,193厘米的大个站在半场网前就相当于一个近距离枪靶,伊斯托明的回球无法命中才是一个意外。

    然而,高文不仅没有慌张,而且越发冷静下来。

    第一时间,从这一记击球,高文就嗅到了紧张的味道,这也意味着伊斯托明手紧,并且战术套路将越来越保守。

    既然脚步无法完全让开,于是高文干脆上半身后仰做了一个侧身动作,让出半边身体,单手持拍,模仿费德勒的经典网前处理技巧,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