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卷:野兽之祸 第二十章:死亡切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卷:野兽之祸 第二十章:死亡切创 (第2/3页)

里发现的猫毛大致相同。

    但很可惜的是,因为死者的皮和肉都分离了,慕伊雪这边也没办法在死者的尸体上提取出有关死者身份的信息,所以她也只能另辟蹊径,从死者嘴里用工具拔出一颗牙齿,想要尝试通过检测牙齿DNA的方法找到死者的相关信息。

    据慕伊雪所知,靠牙齿来破案,在法医学上被称作“法医牙科学”。最早通过牙齿来破案的人,是一位叫PaulRevere的牙医,他在独立战争时期,通过比对死者的牙齿来辨认士兵的身份。

    而现代法医牙科学,由牙齿特征辨认和咬痕比对两大方面构成。牙齿越差,能获取的内容则越多,事实就是如此,法医牙科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比对”,而那些“特点”越多的牙齿,越能为法医的辨认提供更多信息。

    法医们通常可以通过牙齿判断一个人的年龄、种族以及生活习惯。观察牙齿中乳牙或者智齿的数量,可以判断牙齿主人的年龄;牙齿的珐琅质会以每天4微米的速度增长,所以观察珐琅的厚度也可以估计人的年龄;上下颚的特征可以判断目标的种族;还有一些小细节,如抽烟的人牙齿会变黑,裁缝因为老叼着针所以牙齿会有较大缝隙等等,都是破案的线索。

    不过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法医牙科鉴定手段,是与死者生前牙科记录做比对,可以用过人工记录,或者X光比对的手段进行,这些比对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

    法医牙科鉴定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有时候死者的一颗大金牙就能板上钉钉,但有的时候一大口的好牙也不能被警方采纳。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请“DNA”这位大侠出手相助了!而牙髓,正是可以提取DNA的好地方,这是因为牙髓腔内含有血型物质。所以同时也可以测血型和性别什么的。而咬痕上的牙印,则通常用于侦破一些刑事案件,比如凶杀案或者强奸案等。

    把死者嘴里的牙齿拔出来后,慕伊雪便让法医助理将其送到检验科,让检验科的同事利用提取牙髓的方法找到剥皮案死者的真实身份,随后她便继续检查尸体,希望能在尸体上找到一些证据,从而找到真凶。

    尸体身上的皮肤组织和内脏因为没有了皮囊的遮挡,事无巨细地呈现在了慕伊雪的跟前,慕伊雪找准部位精准地下刀,将死者的心肝脾肺肾都摘取出来放进了培养皿里,每个器官都捧起来看了看。

    看完每个器官后,慕伊雪并没有从这些器官上找到其他问题,因此她便把目光放在了死者脖子上的那个致命切口之上,并拿起量尺量了下死者脖子上的伤口尺寸,伤口尺寸大概是15cm,切口很深,一刀就直接把死者的颈动脉给切断了,在死者的脖子上形成了切创伤。切创伤属于锐器伤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犯罪分子利用有锋利刃缘的锐器压迫被害人皮肤,并在其刃缘的长轴方向拖拉而形成的创口。切创伤的主要特征在于:创口的位置常见于死者的颈部、腕部、腹股沟部、腹部、面部;切创的创口看起来比较锐利,多数情况下会有数条浅表的切痕,并带有一些清晰的延长线;在法医学实践中,由于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