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七-一百八十九章 武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七-一百八十九章 武侯 (第3/3页)

就不要再来见我。”

    三人见先生不在生气,又是一副痞里痞气地,对着秦羽说道:“先生,今日我等三人前来,除了谢罪,还有事情!”

    “嗯?”

    赵颢顿了顿,说道:“听闻先生富可敌国,我等三人如今已经没有俸禄,家中老小就要饿死了,还望先生借些钱财,让我等度过难日!”

    秦羽听说三人居然是来要钱的,立马不干了,他娘的,饿死活该,谁让你们酒后耍酒疯,不但抢我家舞姬,还打伤我,把我俊俏的脸蛋,揍得跟猪头似地。

    抢来院子正在扫地的扫帚,抡起就是不要命的往三人身上招呼,骂道:“他奶奶地混小子,不知悔改,原来不是来道歉的,是要钱来的,我说你们怎么态度这么好,气死我了,我怎么教出你们这样的学生?

    三人看到气势汹汹的秦羽,撒腿就跑,一溜烟的功夫,跑得不见踪影,只留下秦羽一人,蹲在自家大门,握着扫帚,喘着粗气。

    路过的人,都是疑惑地望着秦羽,心中感叹,瞧,多好的一位侯爷,居然自己扫地,还累成这样!如今我大宋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好官了。

    时间如梭,光阴似箭,一晃眼,三天过去了,秦羽等人被召,进宫面圣,五大书院一同命试题。

    秦羽为算学先生,自然出了一道算学题,而其他先生都是以自己之长,选择出自己的试题。

    由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人共同密封,然后呈送给皇上,由皇帝亲自选择,然后重新组合,组成一套新的试题,交由工部尚书,连夜印刷,赶制试卷。

    派重兵把守,然后由翰林院学士范缜亲自押送,送到应天书院。

    之所以把考试的地点放在商丘的应天书院,而不放在汴梁较近的兰考书院,这是神宗的一点小心思。

    应天书院可以说是皇家书院,是他的爷爷亲自册封的,必须照顾,二是,试题在京都印刷,保证不会被泄密。

    熙宁六年末,第二次国考拉开了序幕。

    这次不同往常,由于体制改革,相应的考试范围大大增加,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禁相同,考生也大大增加了。

    由于兰考书院的出现,四大书院开始广泛招生,如今,再也不是学在官府,而是,只要你上过学,就可以参加国考。

    考试的种族是有限制的,国考只允许大宋子民,其他人想要考试,必须有大宋国籍。

    应天书院,今日异常火爆,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书院位于河南道商丘,商丘也可以说是汴梁京都的卫星城,由于应天书院的缘故,城镇人口也在十几万,可以和一个大型城市相比了。

    各路考生早早就来到商丘,准备考试所需。

    清晨,书院外,挤满了考生和陪同,原来空旷的广场,此时挤满了各种马车,牛车,驴车,整条街都是如此。

    远处,卖包子,买醪糟,买茶水的商贩,看着旁边堆起高高地碗筷,高兴的嘴都笑歪了。

    大街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呼朋唤友,称兄道弟之声,不绝于耳。

    脖子上挎着箩筐,或者挑着扁担,穿梭与人群中的小商贩,挤来挤去,大声叫卖。

    终于,应天书院的大门“咯吱”一声,被七八个穿着铠甲的军汉打开了。

    从书院里出来了几十个拿着枪棒的军士,整整齐齐地站成两派,威严地守在大门两侧。

    所有的考生都是胆战心惊,看着那些大汉,心中就生寒,没有一个人敢越过雷池一步。

    喧闹声戛然而止,无论考生,商贩,或者陪同,全都驻足看向应天书院门口。

    就在这时,门口出来了五位老者,而后又出来一位少年和两位中年人。

    少年人一袭青色长袍,显得十分书生意气,黑发梳理的一丝不乱,温文尔雅的态度,表露出丝丝贵气,显得与众不同。

    三人出来之后就站到一旁,并没有参与先前出来五位老人的活动。

    五位老人依次是五大书院的山长,而那位与众不同的少年人则是当今圣上,旁边两位是两大仆射。

    欧阳修今日也是一袭天青色长袍,表现的十分威严,端站于大门前,面色严谨,他是今日的主持。

    “咚!”

    随着一声钟响,欧阳修颤颤巍巍地上前,走到孔夫子像前,净了手,恭恭敬敬地上了一炷香,拜了三拜。

    然后转过身来,大声喝道:“苍天作证,今日国之大考,我等将会做到公平公正,后土为鉴,我等将会做到一视同仁。”

    “不管是官家子弟,还是寒门士子,不论名家高徒,还是自学成才,只要你们取得优异成绩,就能成为国之栋梁,为国效力,造福苍生百姓,此乃我大宋帝国之誓言,若有违欺,人神弃之。”

    欧阳修每念一句,后面四大书院的山长跟着念一句,念完后,又共同拜会了天地,一柱如椽大小的香木就被点燃。

    礼部尚书亲自上前点燃了鞭炮,顿时噼里啪啦地响起来,而后又拖着悠长的声调吼道:“开龙门!”

    书院的大门早已打开,只是象征性的又重新开了一次,书院大门被打开,考生源源不断地凭着准考证,缓缓进入书院。

    考生们都很懂事,每个考生经过欧阳修等山长时,鞠躬问好,露天考试今年被取消,每个考生都被安排到书院内。

    赵顼手中握着折扇,寒冬腊月地,还在不停地扇着,王安石和司马光也是一身青衫,陪同在皇帝左右。

    折扇这东西,如今已成为读书人的标志,手上没这玩意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赵顼看着重重规矩,满意地点点头,对着王安石和司马光说道:“欧阳先生办事就是踏实,朕最放心了,你们看看,法度如此森严,比起以往的考试,更上一个水平。”

    而后感叹地说道:“不像秦羽那个混小子,整天只想着往自家揽财,把一身的才学都荒废了,真是可恨!这次被我留在宫中,这回估计急哭了吧,哈哈哈!”

    王安石听说把秦羽留在宫中,立马说道:“皇上英明,秦侯虽然年少,封侯不过两年,但是人际关系复杂,让他出来,很难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司马光也感叹地说道:“秦侯年纪轻轻,却雄才大略,最主要的是他有一颗别人都没有的玲珑心,可恨地是,他把这颗玲珑心不往正途上用,光干些见不得光的事,皇上可记得当年他在宫中行骗之事,可恨,老臣家底全部输给了他,家中老小差点饿死街头。”

    “朕听闻他把云州地价搞的沸沸扬扬,好多地价和汴梁城差不多,可有此事?”

    王安石顿时一脸苦相,对着皇帝说道:“陛下不知道啊,秦侯他欺人太甚,居然把云州的地价和汴梁的地价扯平,前些日子,老臣的家将去了云州,想在那里购置一块门面,开个商铺,没想到,屁大点地方居然花了我五百贯,我都心痛死了。”

    听到王安石说,他居然花了五百惯买了一个门面,皇上也是听人说的,提到此事,好奇心释然,就闻到:“还有此事,究竟怎么一回事,速速给朕道来?”

    王安石一脸苦相,听到皇帝要他说,他也没有去过云州,说了估计得罪那个小肚鸡肠的秦侯,于是说道:“还是让司马仆射来说吧,他去过云州,对那里情况相当了解。”

    司马光心中暗恨,好你个王安石,你告状,居然让老子背恶名,要是秦侯知道是我告诉皇上的,那,我的那块商铺,还能回到我手中吗?但是皇帝问话,不得不说。

    司马光脸色阴晴不定,心中一横,商铺没了就没了吧,谁让我去过云州,嘴还这么贱呢?

    “皇上,你是不知道云州城如今的繁华程度,我第一次去那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整座城池呈圆形,街道四通八达,房屋整整齐齐,全是用石头水泥堆积起来的,坚固程度不亚于古代长城,我听闻秦侯光是投入了好几几千贯。”

    “城内商贾不绝如缕,有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