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抱团(下) (第2/3页)
高丽人的。算来算去,不如趁着崔家势弱时慢慢抽身,将来崔家若能东山再起,再与他家合伙做生意便是。不然,这里坐着的陈家,张家,狄家都是有船的人家,几家绞成一股绳,上至倭国下至南洋哪里去不得?
李老爷想通了,就把讨巧卖好的心思收起,笑道:“这般,大家都作兴起来罢!”
黄村长接口道:“秋祭之后再得一月就是农闲,我们就订下三十日后在此再聚,如何?祭品么,还照旧例。还有一事,咱们聚居在此,还要取个村名才好。”
陈老蛟大手一拍,震得桌上茶碗跳起:“就叫三家村罢!”
李员外拿定了主意合中国人共进退,只看狄希陈。狄希陈厮条慢理的说:“咱们在首里南边,又有山,不如就叫南山村罢,平平常常的,也不招人掂记。”
大家都想到崔家的人叫神宫吊死的事,不约而同点道道:“南山村好。”
陈老蛟先觉得狄举人小心太过,后想了想,三家村原是他们三家,若是就叫三家村,人家提起来只是陈崔张三家,风光是风光了,实是叫人掂记。如今比不得从前,他看人家不顺眼不能尽数绑了拴块大石沉到海里,到底还是退一步的好,也就依了。
大家议定建码头时再在村口竖个牌坊,也就各自散了。狄希陈耍了大半日的心眼,觉得自己极是无聊,到家把两孩子拉到书房里吃茶,笑问:“针尖大点的地方,还要这般算来算去,爹爹俺是越活越回去了呢。”
小全哥跟明柏都嘿嘿笑起来,小全哥道:“俺想起来了,张家好像这一回到中国去,要招揽些人来种地。”
狄希陈微皱眉道:“他们怎么不在倭国移人过来?中国人多些倒不是坏事,由他们罢。倒是咱们家人手少了些,还当再觅些人来。”
小全哥笑道:“爹爹,九叔和尚大叔不是商量在南洋建船厂么,工匠们三年学徒在咱们这里,四年在南洋,如何?”
狄希陈点头道:“也只得这样了,且去与你九叔写信,咱们安排人搭顺风船家去捎信。”这样大事却是要全家人一起好好安排,明柏就去请素姐合紫萱同来。一家人商量了半个多时辰,议定就把琉球做个培训基地,好在狄家粮食住处都有,最多不过再建几幢木屋罢了。将来却多了一二百的青年男人做帮手,再稍加训练,自保足够。
紫萱看大家商量完了正事,就道:“俺们家在那霸的铺子还开不开?那边的酒都熟了呢。”
狄希陈笑道:“开么开么,你们娘儿两喜欢吃什么鱼肉圆子猪肉干这些,做了卖就是。”
素姐盯着他笑道:“我倒觉得使大口玻璃瓶装泡菜卖是个好主意。要是保存的好,水果呀海鲜呀都能做些,运到中国去卖不无少补,横竖咱们的船空着也是空着。”
素姐的算盘打的极细,一家大小哄堂大笑。明柏合小全哥都习惯了母亲的奇思妙想,全不放在心上,只有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