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4章 逐鹿(八)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4章 逐鹿(八)上 (第2/3页)

多都对金虏极为仇视。他们称呼清皇为‘胡皇’清使为‘虏使’。

    李倧在得知天朝上使来到,心兴奋不已。他亲自带着武百官出城相迎,两班朝臣都是儒生士大夫之流,他们多与大明内地有交流,待得知来使是大明著名的流派复社的名士后,心更加恭敬。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吴道德呆久了的冒襄已经不是以前的冒襄了。如今他也学会了做事需不折手段的道理。这也才让朱震放心的派他出使朝鲜。冒襄看着这群热情的君臣,心疑惑不已,王爷不是说这些朝鲜人外号叫做‘棒’,为人无耻之极么?现在怎么看都十分有礼啊!

    冒襄故意把调摆高,用天朝上使的身份责问道:“李国主为何反面侍仇,藩属金虏?”

    李倧恭敬的说道:“上使明鉴,我朝三百年来,服事大明,其情其义,义则君臣,恩犹父,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丰臣秀吉率日寇入侵朝鲜,是神宗派兵帮朝鲜打退日寇。)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闻于载籍者。小王岂敢背信弃义,反面侍仇?实乃金虏兵威之下,为保黎民,从权之计。犹是如此,小王仍然未曾忘记国耻,时刻未曾忘记北伐。朝鲜国小,倾国之力,养有精兵八万,实在为北伐复仇做准备!”

    冒襄一听,心更是糊涂了,王爷说的‘棒’会这么重情义?莫不是王爷以小人之心度君之腹了?该死,我怎么能说王爷的坏话呢!冒襄暗骂了一句,然后装作恍然的神色说道:“真是如此?那倒是本使误怪大王了。本使这次前来,带来了大明新皇隆兴皇帝的诏书,皇上让您带着朝鲜兵马前去攻打盛京,大王意下如何?”

    李倧道:“既是皇上下令,小王不敢不从,只是朝鲜国军力弱小,金虏主力虽然离开了盛京,但从朝鲜到盛京一路上的险要之处都有金虏把手,盛京也有济尔哈朗亲自镇守,恐怕力有不足。”

    冒襄道:“皇上当然会考虑到这些了,所以本使还带来了济王殿下的亲笔书信。济王殿下在五天前大败金虏于北京城下,现在正对金虏做最后的清剿。同时在本使出发之时,济王府水军统领钟彬将军率精兵三万,横跨渤海,奔袭盛京。照本使估算,钟彬将军都快杀到盛京了!”

    李倧大喜道:“若是如此,真是太好了。只要天朝大军杀到盛京城下,小王一定倾国而出,协助天朝大军攻城!”

    李倧安顿好天朝上使后,一边下令各部衙门,积极备战,一边派人前去盛京一带打探消息。

    钟彬选择了在盖平登陆,盖平附近有一岛名曰连云岛,这里正好停泊船只。而盖平有一条驿道直通盛京,那些繁重的火器正好从驿道上运输。钟彬知道此次奔袭战速度越快越好,所以把船上所有火炮都拆了下来,包括朱震拨给他的一半章丘新式火炮。

    从盖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