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伐兵(四) (第2/3页)
移师河间,击溃任继荣部。任继荣部不过五万人,如今解决了刘芳亮的威胁,我山东至少可集结出十四万大军来,正面作战,也可一战击溃任继荣。”
武官员们见李超辉拔了头筹,都不甘落后,纷纷附议,把李自成贬了个一钱不值,只要朱震大军北上,杀回京师,也不成问题。朱震呵呵笑道:“既然大家都主张主动迎战,那这事就这么定了。不过我有一句话又告诉大家,在战略上我们可以藐视李自成,但是在战术上千万要重视他。李自成打了十几年的仗,手下能征善战、经验丰富的大将多得是,谁要是在战术上也轻视了他,那就是自掘死路!”
武官员齐声说道:“王爷英明,我等谨遵王爷训示。”
朱震肃然说道:“既然大家没意见,本王就作战命令了。其一,出征将士,除了蒋建镇守兖州,牵制袁宗第外,济南只留下罗刚毅率一万人镇守,莱登刘斌五千步兵加钟彬一万三千水师,其余将校士卒,全部跟随本王出征!其二,留守调度,还是王妃总监军政大事,李超辉负责军务后勤,官员考核,黄永年负责稳定治安、安抚民众。尤其是军务后勤这一块,前期还好,一旦我们在河间取得胜利后,肯定要乘胜追击的,那是后勤供给将是一大难题,毕竟我们山东军还未大规模的远离山东做过战,光是那粮草运输,需要的民夫,就不知道要多少。你们一定的安排妥善落,永年、超辉,有问题吗?”
黄永年、李朝辉道:“王爷宽心,下臣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震笑道:“很好!”接着长叹了口气,徐徐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帝殉国,快半个月了,想必南京那些大臣们也得到消息了,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王明道:“南京(明代称应天府,本都称呼南京)虽然得知先帝去世的消息,却不知道王爷救出太之事,现在正分成几派,有的说再打听一下太的下落,有的赞成拥立一位亲王为新君。而拥立派又分为几系,有的赞成来我们山东接福王殿下去南京就任监国。还有的赞同逃难逃去淮安的潞王为新君。嗯,拥立潞王的大多是东林党人士,呼声很高,但对此事有决定权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却拿捏不定,所以也还没争出个所以然来!”
朱震听了,心好笑,争权夺利之心人人都有,可惜这群人就不知道权力需要和手的实力成正比,而乱世之,军权便是实力,不论他们拥立谁做皇帝,自己不同意,带兵杀回去就行了。但他心想得更深一层的是,这历史真的变了。原本福王朱由崧可以做皇帝的,当初在洛阳时朱震还极力和他打好关系。可是现在有太在,他的皇帝梦是泡汤了。福王做不做皇帝不打紧,但是山海关之战呢?现在看来,李自成把自己视为眼钉肉刺,个要讨伐的肯定是自己,山海关战役还会爆发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