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阳谋(四) (第2/3页)
微怒,看来整个天下都把自己当冤大头了。你跟我说粮草不济,不就是想着要我给你些么?山东和辽东隔着渤海,粮草若从水路出发,数日便可运至宁远。而且,水路比起陆路,安全的多!
但怒过之后,朱震又不得不仔细思之,虽然和吴三桂接触不久,但却能从其言语判断,此人也是一个不甘屈居人下之人。而且朱震心对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有了一个全新的解释:为了自己做皇帝。
正如吴三桂所说,他所处于的辽东有三面已经落入金虏手,若是举兵,只有南下一条。而李自成声势浩大,有大半个原做后盾,他若强攻北京,肯定败北。只好借助清兵对付李自成。原想着金虏惯于少杀掠强,来到花花原,肯定收不住手,会弄得民怨沸腾。到时他再兴义师,联合旧明将领,把金虏逐出原。哪知道多尔衮有远见卓识,入关后约束士兵,整肃军纪,又大肆收买人心。并没有弄得想像的民怨沸腾。对于他们这些旧明降将也是恩威并施,表面上委以重任,背后却用金虏大兵震慑,稍有异动,大军马上杀来。吴三桂没法,只得在清兵的驱除下一步步汉奸的道路,帮助满清一统原。即使如此,吴三桂的雄心认为磨灭,反而愈加旺盛,所以爆发了三番之乱。
当然,这只是朱震一家之言,实际如否,还有待验证。不过朱震喜欢有野心的人。只要吴三桂真有野心,便一定会答应和自己结盟的。而此时,在平台上观战的崇祯却显得有些不耐烦了,这二人真是不像话,身为一方统兵大将,在朕面前,如同那江湖莽汉一般,成何体统。大将决战,当以气度服人,怎么能够骂骂咧咧呢!战斗,已经进行有小半个时辰了,崇祯已经由开始的兴奋转为困意,他打了呵欠,强打起精神,往校场上望去。
校场上捉对厮杀的士兵已有许多倒在地上,若是在真正的战场上,倒地的便算是死人了。但崇祯惊奇的发现,双方倒地的士兵人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