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京师(十)上 (第2/3页)
进京求亲,顺便请先生考察一下。您看怎么样?“
李邦华想了一下,便道:“也只有这样了!朱震,茗枝既然嫁入你们朱家,那么按辈分算一下,你也应该叫我一声伯父了。以后若无外人,你便如此称呼我吧!”
朱震大喜,李邦华让自己叫他伯父,显然是把他当成自家人了。以后在京城的时日他肯定会多家照看。朱震可是知道,这个谁都不买帐的黑脸左都御史发起狠来,崇祯都要惧怕三分。李自成陷湖广时,崇祯欲抽调江南军西进援剿,李邦华上《保东南裕安攘》疏,痛陈江南国之根本,不可动,为今日计,宜扼险以守,江抚驻江、赣抚驻吉安,以壮虎豹当关之势。往来策应,责在监司。崇祯马上采纳所奏。所以马上顺着他的言语说道:“伯父放心,小侄一定不会辜负你所托之事的。”
李邦华点头说道:“多说了几句,眼看就到饭时分了。按礼做长辈的应该请你吃顿饭的,但是你也知道,我不宜和你走得太近,这样才能在皇上面前为你说话。所以就不留你了。”
朱震见李邦华有送客之意,便站起身来,说道:“小侄就先告辞了,伯父请保重!”
出了房门,朱震心情大好。李邦华,那句‘国若亡,君当死社稷,臣当殉君’说得很大义凛然,朱震听了也为之心动,忠臣,即使是在愚忠,但表现出来的气节却是值得人去敬佩的。但后世诸多史料记载着在北京殉君而亡的只有王承恩一人呢?而殉葬那个更为腐朽的南明朝的反倒多了起来,更有史可法这样名垂青史的忠烈之士。许多学者为此大发言论,认为明朝极不得人心,大臣们都不愿为君尽忠了。不比宋朝,殉君而死的都有好几个。最著名的宋末三杰:陆秀夫、张世杰和天祥更是被人捧到天上去了。
天祥!想到天祥,朱震突然想起一篇有关天祥故乡的资料来!天祥资料有这么一首诗:就谥神前手掩关,又传水继山。故知旷世心相感,恰好同乡迹再攀。地本表忠真死所,志同徇节肯生还?传芭曲里神弦紧,庙祀应增配食班。山先生便是天祥的号了,这个继承山先生的水是不是指李邦华呢?李邦华和天祥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