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八章 朝廷的态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八章 朝廷的态度 (第3/3页)

那么好打发的。”

    陈杰有再三拜谢,告辞而去。陈演冷笑道:“朱震,这次也不要多了,王永吉、赵明玉以及那三十多名犯官的家产,你都得给我吐出来。哼哼,王永吉做过五年的济南知府,又做了五年的山东布政使,家产没个百儿八十万两银,鬼会相信。”

    第二天的天气比起昨天来好了不少。主要是朱由检心情不错,昨晚上陈演走后,他又想通了许多事情。朱震也好,左良玉也罢,不过都是想在乱世之有个自保的实力罢了,只要朝廷剿灭了流寇,击退了金虏,他们又会对着朝廷摇尾乞怜了。

    上面的心情不错,下面的心情自然也不错,武英殿里,一团和气。首先还是那位周老太监操着尖尖的嗓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然后该群臣上奏或者是内阁念地方奏折了。

    群臣似乎没什么好奏的,所以今日的内阁值班大臣上前说道:“启奏圣上,山东总兵官平东伯挂破虏将军印朱震有事启奏:十七年七月廿二日,王永吉余党勾结原济南府卫兵造反作乱,济南副将吴建军不幸死于乱军之,臣率部镇压,仰仗朝廷天威,圣上洪福,斩首三千,俘虏万余,然臣部下士族先与金虏血战,又经王永吉叛乱,死伤惨重,几不成军。实乃无力西征,叩请圣上恩准微臣稍作休整,待来年开春,兵员补足,士卒气盛,再行西征之举。请我皇明鉴!”

    朱由检一听,心里的怒气又开始涌了上来,堂堂副将,会这样死于乱军之?难道山东就容不下一个他的异己势力了?但却面色不变的说道:“这么说来,朱震又立了一次大功了,诸位卿家,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

    大臣们对于此事,还都是能避则避,无人敢提建议。陈演本来和朱由检约好,此时便出来启奏派遣钦差大臣前去山东调查一事。然现在又添变数,心里暗暗着急,开始诅咒起朱震祖宗十八代来,你这奏章晚点在上也好啊!

    朱由检见还是无人说话,嘴角冷笑,正准备骂上几句,那位周顺老公公却附耳小声嘀咕了几句。朱由检点了点头。周顺招了招手,一名小太监跑上龙椅所在的台阶,双手恭敬的举着一封奏章。群臣一看便知道,这种奏章是外派的太监送回来的。

    朱由检打开一看,里面内容竟然和朱震那份十分神似。便有不同之处,也是在背后加了一句‘山东先经金虏之祸,又逢王永吉之乱,官员空缺,已达一半,致使政府机构,不能正常运转,企望圣上早日归定名分,回复山东安定!’王承恩啊王承恩,你在给朕搞什么鬼,朱由检叹了口气。对于王承恩的忠诚,朱由检自然不会怀疑,他便是怀疑天下的官员,也不会去怀疑身边的太监的。

    思索了良久,朱由检终于下定决心“等养肥了再杀”,便把目光朝陈演射去。陈演见朱由检脸上阴晴不定,站在一旁也很不自然。当看到朱由检目光向他射来时,他看到了些许坚定,便出列奏道:“启奏圣上,臣以为朱震的功过,在于他所奏只是是否真实,微臣建议朝廷可派遣钦差大臣前去山东专门调查此事,如若朱震所奏所实,便加以褒奖,所奏虚言,便抓回京师候审。”

    朱由检点了点头,问道:“诸位卿家,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大家都知道昨天散朝后陈演被朱由检单独召见了,此时见他们君臣两人一唱一和的,自然不会有人出来寻晦气。都高声附和着:“圣上英明!”

    朱由检道:“既无异议,那边按陈卿家所奏行事,陈卿家听旨,朕命令你为钦差大臣,前往山东专职调查王永吉一案,凡事可自行专断!”

    陈演高声叫道:“臣领旨!”声音里从满得意之色。谁都知道,这是一个肥差啊!

    各位兄弟,偶写书也不容易,有能力的,帮忙订阅几个,表示您对我的,羔羊感激不尽。订阅越多,我码字的激情越大哦!。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