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老骥 (第3/3页)
高墙厚,以逸待劳而战。哪知屋漏偏逢连夜雨,江东却于此时插上一脚,且兵力之盛,直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态。魏国两线开战,兵力虽说尚未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却也是只余几千看家之兵了,其他的便需自各州调集了。除此之外,便只有屯田兵了,那屯田兵虽说是些老兵,但毕竟已是年老体弱,且多带伤残,实是上不得战场了。
便是调的各州之兵,却也是有兵无将,便有司马懿亲出,也是没有大将临阵,如何胜得江东的虎狼之师?众人议论纷纷,心下不由得便是有了些其他的想法。纷纷出言,请司马懿请旨,派人求和。
司马懿也不多言,自顾闭目倾听,心中却是焦急。那人此刻怎地还是不到?魏国此时便只剩这一个顶梁柱了,若此人一死,则大事可为矣。
他心中正自焦躁,却听外面一声大喝“汝等腐儒,还不住口!”随着喝声,一员老将已是顶盔贯甲而入。沉重的脚步声中,甲叶哗哗作响,一股威猛之气霎时布满议事堂。
众人闻声看去,心中却是俱皆不由一颤,都是暗暗嘀咕:怎么把这主儿惊动了。怕是大战不可避免了。自家当早做打算才是。
这般文人自在踹踹,司马懿却是眼中闪过一抹喜色,只是一闪即逝,随即满面惶恐的站起来,急声道“元让如何来地?你身体虚弱,怎可如此动气,快快坐下再说。”说着,急令人上前扶住,设榻要请来人坐下。这人却正是当日来见曹操,于宫门外感应怨鬼的夏侯。
他自那日受惊,便是时好时坏,身体大不如从前。待到曹丕接位,随即篡了大汉,登基为帝,便封这位当日曹操第一时间想起的托孤人为大将军,威远侯。亦只是想让其安养余年罢了。
只是这日在家修养,却闻听下人议论,道是南边三路兵起,兵锋之盛,魏国已是再无大将临阵,众位大人正自商议求和呢。一时俱皆窃窃,担心自家命运。夏侯闻听大惊,这些下人如何能得知这般军情大事,夏侯已是不去想了,他只知道此刻的魏国,需要他!
当下不顾身体尚自未愈,传人来伺候着穿上盔甲,自己绰矛上马,直奔朝堂而来。方才进门,便在外听到众人出言相劝求和之事,顿时大怒。
此际,也不顾的向司马懿见礼,一把推开前来搀扶之人。双眼圆瞪,目眦欲裂。愤怒的看着这些文臣,大声怒道“我大魏幸赖武帝雄才大略,当日征战南北,恪心尽虑,立时十余载,折了无数将士性命,方才有今日。其间何等艰难,又有多少血泪辛酸。今日国家有难,尔等不思如何报效国家,却在此大放厥词,屈膝侍敌。难不成欲要我大魏亡国,欲要使武帝一生心血付诸东流不成!尔等可还知羞乎?”
一番大骂,夏侯已是身形颤颤,咳声连连。众大臣个个面目无光,惭愧不已,都是低头不语。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