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恩威并重 下 (第2/3页)
经常无缘无故的大发脾气,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后宫的嫔妃、宫女及太监们都深深感受到崇祯这种变化。甚至很多人都被他杖责,甚至处死。每个人都知道这全是因为李自成、张献忠、徐过强等各股义军反贼势力越来越膨胀,已经严重威胁到崇祯的统治地位。而关外的满清大军也一直在虎视眈眈,随时寻找机会叩关而入。在内忧外患之下崇祯才终于有了这种剧烈的变化。因此这些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见到崇祯,都尽量的远远躲避,唯恐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这日晚间,崇祯又在自己的上书房批阅各地的奏折。虽然他已经疲惫不堪,但仍然强撑着身体苦苦支撑。
批着批着,崇祯忽然停下了御笔,双目望着烛火的光芒苦苦沉思。
这时后宫大总管司礼太监曹化淳缓步走了进来,来到崇祯的跟前,关切的道:“陛下,夜色已深了,您赶紧就寝吧。这段时间您为了操劳国事已经很久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务必要保重龙体啊!”
崇祯叹了一口气,却没有说话,依然静静的望着烛台发呆。
这时曹化淳才发觉崇祯的神色和往日相比有些不对,当下连忙问道:“陛下,您怎么了?为何一直发呆啊?”
崇祯好似根本就没有听见曹化淳的话,依旧头也不回。不过却开了口,就像一个人自言自语般的问出了一句话:“他吴三桂究竟想要何为?”
曹化淳一时没有听清楚,追问道:“陛下,您说什么?”
崇祯又接着道:“吴三桂一方面私自联络蒙古购买大批战马,扩充军队,另一方面又不知从何渠道搞到大堆的珠宝等物,朕真不明白他究竟意欲何为!”
曹化淳这才听明白,不禁有些诧异的道:“吴三桂做这些难道不都是为了加强巩固山海关的城防么!恐怕他唯有这样做方有把握抵挡住满清大军的攻城吧!”
崇祯摇了摇头,缓缓道:“不见得,如果真是如此的话,他吴三桂为何不将此事上报朝廷?恐怕他是心中有鬼,因此才会一直瞒报,想就此蒙混过关。哼,难道他吴三桂真的想要投靠皇太极不成?”
曹化淳闻言不由吃了一惊,忙道:“不会吧!他吴三桂纵然再有不满之心,也不至于投靠皇太极吧!陛下您已经封他做蓟辽总督了,他皇太极还凭什么名利能够吸引他投靠?”
崇祯冷笑道:“给他封王又如何?”接着又道:“朕起初也不敢往此处去想,但听闻皇太极早命红洪承畴、祖大寿等早前与吴三桂亲近之人给他写了多封劝降信,里面高官厚禄早已向他许下。再加上吴三桂这段时期的种种所作所为,才使得朕不得不产生怀疑。”
曹化淳听到这里不由心中暗自鄙夷,各地的义军反贼还没有想出办法来解决,此时仅凭这几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又对一个执掌边关的盖世猛将产生疑心,难怪这大明王朝陨落的越来越快。
虽然如此想,但曹化淳在没有正当理由之前却不敢有半句啰嗦。忙岔开话题继续让崇祯上塌歇息,再次遭到崇祯的拒绝后,曹化淳便找了个理由退了出去。
曹化淳一边走一边苦苦的思索,到底该如何才能消除掉崇祯对吴三桂的怀疑,可一时之间他哪里有什么办法。
正在他边走边低头思索之际,迎面一个人缓步走至。曹化淳一个不留神,险些撞在这人的身上。当下连忙停住脚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