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节 过大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七节 过大年 (第2/3页)

礼部尚书蔡邕差点仆街仆到地。

    蔡琰和曹节,挽上美丽的发髻,带着雍容华贵的钻石王冠,均穿着无肩带低胸晚礼服,展露出香肩美背,剪裁得体的丝衣把她们女神般的身姿完全向世人放送出来,尤其是她们胸前山峰地区够高度,也够性感,不但性感,而且是一种高贵的、圣洁的典雅,有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

    蔡琰着枣红色,曹节着黑衣,红的奔放,黑的神秘,两后气质优雅,精力容光都令人眼前生辉。

    由于有了圣旨,众臣只须鞠身为礼:“万岁,万岁,万万岁!”

    帝后走过,群臣长出了一口气。

    蔡邕知道:昔日封得严严实实的女性公开衣着,彻底地分崩解溃了。街头将会全面出现各种如此暴露的衣物,将如同般的衣着。

    孔子曰:“非礼勿视!”保守势力还非常强大的元帝国,虽然允许在家里穿暴露衣物,却不允许良家妇女这样公开穿出来。在宫廷,虽然说晚礼服属于国服,允许穿出来,也有妃嫔敢公然穿出来,但不多,仅少数几个。

    如今一国之母,皇后千岁正式穿着开胸的晚礼服出来,意味着衣物的禁令不再有效。

    她们这样穿,也必定出于皇帝的授意,这个皇帝英明无比,做事极有分寸,根本不能反对。

    李亦奇对于不合目前事宜的祖宗之法,评价一种思想时,考虑当时的历史背景,不会直接套用自己的价值观,不会往祖宗脸上泼污水抹黑,而是平静地把它改过,立于今天的做,而不在于骂过去。

    皇帝圣论:我等社会如同人,不断成长,祖宗之法如同鞋,适合当时的社会,但人成长,鞋不成长,所以该舍弃就舍弃,诸卿不可死抱祖宗之法,也不可因过去之鞋不合现在,而骂过去之鞋不好!

    形成了不断更新之制后,保守的又一条礼法,现在被皇帝废除了。

    蔡邕心想:“唉!皇帝又来搞卖一送一的把戏,借军队大胜之威,废除了衣着限制。这下各家的衣服公司的股票在新春开盘后肯定大涨特涨!”

    在帝后身后,美丽的妃嫔来了不少,只见衣香鬓影,群芳争艳,看到胆大的男人目瞪口呆,口水狂流。

    本次团拜会,除了皇帝一家人,有各部大臣、近着京师的各大州郡的地方官员、军队官兵、农工商各界士绅贤达,还有任意抽取的普通百姓。皇帝请客,请的是一家四口,每家出夫妇两人,一子一女,以后皆为惯例。

    由于皇帝是以皇后管政,因此夫人路线十分重要,请来男人的夫人,由皇后拉关系,十分利于他的统治,请来各家的子女,着眼于未来的统治。

    除了本国臣民,还有西域、高句丽、三韩、琉球、邪马台等国派驻大元的使节、商人,另外,上回加入GRU的bearxiong也有幸参加。

    大家入席后,皇帝并不0罗嗦,稍稍总结了一下即将过去一年的军政要绩、农工商大事,并祝愿来年取得更大成绩,大家合家幸福,新春愉快之后,宣布宴会开始。

    皇家的大宴自然是异常丰盛,此宴的费用从皇帝的私库里拨钱,帝国不许公款吃喝的禁令还是有效的。

    大家愉快的吃喝,当皇帝却是非常辛苦,他带了两宫皇后,一桌桌过去敬酒。

    也是一个惯性,一来皇帝感谢臣民为帝国效劳,所以亲自下到席间为大家敬酒;二来皇帝少部分人下到席间,好过大家去敬他,那时秩序大乱。

    皇帝的记忆力惊人,只要礼官介绍:“这是某某某!”皇帝就能把勿勿看过的各人的介绍,平生得意之事拣出一件二件说出来,令到臣民们异常感动。

    礼官介绍道:“这是罗马来的bearxiong!”

    看到bearxiong色眼鬼鬼祟祟地直个扫过蔡琰和曹节的胸部,如果是传统的皇帝早就下令拉bearxiong出去砍头,幸亏是来自未来的李亦奇,他不仅不生气,还得意地拍拍bearxiong的肩膀,用拉丁话对他道:“怎么样?朕的妻子长得不错吧,不过你是能看不能吃了,以后有机会,朕和你一起去沟女!”

    bearxiong大喜道:“皇帝陛下说话可是牙齿当金使!”与皇帝碰杯,一饮而尽。

    大元皇家从无沉宴,吃喝仅仅一小时,然后大家移步,到“金色大厅”看文艺演出。

    金色大厅,是皇家歌剧院。墙上泥金,内部的装饰极尽华丽绚烂,金碧辉煌,尽显皇家气派。

    表演的是传统的丝竹、编钟和舞蹈,最后出场的是交响乐《英雄》、《命运》,噢哦,作者都是李亦奇!并且出场表演的全是皇家妃嫔、皇子公主。

    指挥是李亦奇,拉小提琴的是蔡琰、大乔、拉大提琴的是曹节,吹号的是太子……

    还没有做出钢琴,不过小提琴、大提琴、小号还是有了,再加上筝、鼓,勉强有三分交响乐的味道。

    二小时的演出,大家掌声如雷,享受了一轮时尚生活。

    晚九时半,臣民们退出,大门口,皇帝和两宫皇后站着,提前给所有人派“利是”。

    作为风俗,派“利是”就是利利是是,祝大人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小朋友用利是作压岁钱,快高长大。

    为免成为恶俗,皇帝下令,利是就是红包里仅放一枚钱币,不得放多。一般人都是放铜币,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也避免了春节送礼,害了官员。

    后来,在红包里放铜钱一枚作“利是”成为定俗,有钱的则放银币。

    作为皇帝,当然与众不同,皇帝派的利是为红包里有一枚金币,也仅仅是皇帝派利是,才能放金币。

    大元朝钱币有金银铜三种,不过,主要流通是铜钱和银币,金子做的钱币很少在市面上流通,往往用来当国库、银行预备金之用了,金币造型新颖,作工精细,非常得民间的喜欢,可惜流通不多。

    年三十的上午,皇帝往太庙献祭拜祖宗,还要去最大的教堂:大相堂寺给三圣上香。

    忙得要命,百忙中,还在中午去江南的帝队总医院看望了荣军,向他们拜年,派利是,与他们共进中午餐。

    这一天,官府和皇帝是“封笔”、“封玺”

    各大报纸,头版头条地登出了皇帝的新年献词:

    “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法律性,帝国无不胜”!

    皇帝充满豪情地指出,东部鲜卑已经完蛋,其它鲜卑各部和匈奴也饱受打击,最快一年内,最迟三年内,必可解决北方边患!彻底解决掉威胁中原日久的北方民族。

    他的圣论登出来后,极大的鼓舞了全国子民,大家都相信大元帝国,是无人可挡的了。

    除夕夜,在紫宸殿举行家宴,款待各宫妃嫔和子女,大吃大喝。

    全部的妃嫔都出席了,连很少见到的大吴小吴、伏皇后、唐妃也来了。妃嫔和皇子公主齐向皇帝恭贺新春大吉。

    取“年年有余”之意,所以春节大宴,极为奢侈,非常浪费,也是皇宫唯一一次开宴有剩余,很多食品甚至连动也没动过就撤下去。

    不过,它们自有去处,绝不浪费。

    待到正月初一,皇帝新年祝福的形式将这些美食赏赐给臣子。作为君赐,赏给近臣,深得人心。

    如此之外,后宫管事的妃嫔,早就准备了送给各家大臣大将、社会贤达、各界士绅一份份的利是、宫扇、香炉、元宝、珠宝、香料等作为新年礼物,随着美食一同送出。

    皇家开盛宴,子民们也纷纷围坐在菜肴丰盛的家宴餐桌旁边,心满意足地享受着帝国的恩泽。

    大年三十晚李亦奇没有到百姓家,不搞什么形式主义,他任命官吏,要求官吏搞好百姓的生活,如果百姓过不好年,那是官吏之责,就找官吏算账。

    整个帝国上下,富人自不必说,穷人早就发下过年用的米油肉衣服零钱,保证每家皆无余漏,过个好年。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余音悠长的钟楼十二响后,帝国迎来了青武四年,普天同庆帝国明天更美好。

    初一至初七,人们探亲访友、逛庙会、舞狮舞龙、锣鼓表演、各式舞蹈还有花车巡游,节目非常多。各大地方围得水泄不通,百姓狂欢尽兴。

    红灯笼、红衣服、红对联、红横幅,路边处处张贴着“福”字招牌,“恭喜发财”,“恭贺新年”,“吉祥如意”的喜气标语更是满目皆是。

    由于大元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