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州分号,客商不尽滚滚来。生意! (第3/3页)
货物挤满。
“大爷,您看这绸子,跟别家地做工不同罢,这可是杂彩丝的纹样,北绢用的是罗纹叠织的,却是素锻底子,咱地这货到北方,一准卖个好价钱!”一位绸坊老板与商号伙计反复计较着货色,听得后面的人不耐烦,后面的人大声鼓噪起来,林落云看着不对劲,忙叫人再开一个验货口子,才缓解了压力。这一日下来,大约花去两千余缗,而类似的采购还须持续到十来天才能结束,最后是三十余车货物被镖师们护送北上。
信州商号忙得不可开交,赵构在临安城垂拱殿内却乐不可支。柔福得到赵构赐名“怀南”的密札后,让晋城商号的伙计带上一批礼物到临安,进奉大内,其中便有人参貂皮等北方特产,韦后睹物伤情,也不知是喜是悲。赵构却听说晋城商号每月往江南输送金银近万两,大喜过望:自靖康年后,大宋朝一直缺乏金银用度,开封府库被搬一空,而每年赔款25万两却实打实的要银子!江南银矿所产有限,朝廷大铸铜钱之后,甚至已经有了铸铁钱之议,眼下通过晋城商号,流往河北的银两开始回流,如何不是好事?当下着秦桧晓谕江南:诸军、诸州府不得干预晋城商号经商,除了必要地税收之外,不许妄动商号一文,若是查实有违令者,定不轻饶!
此令一出,江南轰动,都晓得晋城商号背后有赵构撑腰,哪里还有不要命的官、兵敢捋虎须?自开设榷场起这大半年内,晋城收入已经从初时的月入万缗,过渡到了眼下的月入四十万缗,眼看这生意还打着滚地往上翻,怎么不让杨再兴在晋城中喜上眉梢?
只是眼下还有一桩新买卖,让杨再兴挠头:郦琼在开封府,虽然对杨再兴运货之事紧闭双眼,但麾下所部皆有怨言,财货从门前过而不得稍稍沾染,已经大违常情,眼见晋城军中富足,而沿河汉军过得艰难,相较之下更为不堪。三月中旬时,杨再兴正巡查冬麦长势,指挥晋城军驱兽护田,忽然闻报说是开封府中汉军来人,已是一愕,待听得来的竟然是一个账房先生,更加错愕。
“杨爷,我家大人叫小的多多拜上杨爷,还请杨爷照抚!”这账房看上去也算斯文人,名叫李冬竹,却是鄂州府人氏,早前曾是秀才,曾在宗泽军中效力,后来兵败时落入郦琼之手,好在郦琼也缺识字的人,才保得一命。晋城军士卒在巡查时将他挡在城门处,便是看他的斯文模样不太常见,最后是让他在榷场茶坊等候杨再兴发落。杨再兴略略晓得些大概后,不由得慨叹这小子有负其“冬竹”之名,虚有其表而已。
“你家大人叫你来,可有书函?”杨再兴未审其来意,也颇好奇。
“杨爷说笑了,当下何等时节,我家老爷哪里敢写书函,便是叫小地来请问杨爷,沿河汉军粮草未足,兵甲残破,虽经老爷屡番劝诫,仍有出营扰民者,未审杨爷可有良策?”李冬竹小心翼翼地问道。
“哈哈哈哈!”杨再兴纵声大笑,声振屋瓦:“原来兀术所部,竟然不能吃一口饱饭!早知如此,当初何必!”
李冬竹苦着一张脸:“杨爷说地是,小人惭愧!只是汉军中多数家在河北,一人在军,全家籍薄,稍有差池,有碍家小,却是不得已的居多,杨爷或者不晓得,当初濠州之战,我家老爷怕多有杀伤,还让赵荣前往城下,劝其知州放宋民逃生,惜其不听耳,人非草木,岂是土偶木梗哉?”
杨再兴细细思索:“你家老爷意欲何为?”
李冬竹道:“便是晋城商号,可在开封府设个分号否?”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州分号,客商不尽滚滚来。生意!)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