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张俊之罪无,沂中之名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九章 张俊之罪无,沂中之名换! (第2/3页)

,若是杨峻在此,一定心痛无比:这在后世都是值钱的货啊!

    只是赵构虽然愤怒,也还念及张俊当年平苗傅、刘正彦之乱时的定鼎之功,曾有言在先:“朕当与卿一场富贵!”,不肯轻易拿张俊问罪,何况月初才下旨嘉勉,若此时问罪,如何自圆其说?朝中亦有臣子密奏请罢张俊兵权,起用诸旧帅掌兵者,赵构一个也不敢答应。

    参知政事孙近就是其中一位,此人颇不识时务,在秦桧严令之下,仍上奏要求朝中另委知兵的旧枢密张浚复出,统摄诸军,以张浚的资历与威望,确也不输张俊,甚至比张俊资格更老。只是这样一来,不仅罢了张俊之权,也威胁到了秦桧干预军事的权力,随即被秦桧奏请罢孙近为资政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只是出面上奏其罪的不是秦桧本人,而是御史中丞何铸罢了。

    真正让赵构愤怒的是,此战中岳飞立下偌大功劳,而自己所深为倚重的杨沂中竟然逃得比兔子还快!若非杨再兴这个中流砥柱,稳住了殿前司军,自己连给杨沂中开脱的借口都找不到!

    杨沂中折子中不是说了么“陛下知人善任,委殿前司军以国之利器,大宋神枪所至,战无不捷!”这个杨再兴,委实不错,果然朕用人得当!嘿嘿,这杨沂中倒也乖巧,没把这功劳算到自己头上去,而是算到朕上头上来了。这倒让赵构有些不好拿杨沂中下手,难道胜了就是自己知人善任,败了就不是自己用人的错么?莫非说当初赵构用杨沂中为殿帅就没有错么?

    赵构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识人不明,用人不对”的,因此也不会深究杨沂中的罪过。

    所以杨沂中的奏折不仅让赵构勉强沾了点功,也保住了自己的富贵!

    “陛下!”一名内侍伏身跪奏。

    “朕要你打听坊间说法,且讲来听听!”赵构慢慢收慑心神,缓缓坐下饮茶,预备听内侍“说书”,这等养气功夫不是一日练就的,凡有大臣在,赵构绝不以会有任何失态。

    这内侍显然不是第一次干此勾当,当下详细将三大瓦子、十三处勾栏说书人回目、坊间民情一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