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八十八章 西征缘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两百八十八章 西征缘由 (第3/3页)

    李明峰又道:“而且现在的陕甘总督是多隆阿,但南方的两江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闽浙总督都是汉人,北方的直隶总督也是汉人,所以朝廷无论如何都不会再让汉人‘插’手到陕甘这最后一块地盘了。

    现在很多人没有看明白,实际上胆子要是大点,思路要是开阔一点你就会发现,陕甘已经是朝廷的唯一退路了。无论是从势力分部上,还是战略后退上,陕甘都会成为朝廷在丢失北京以后的第一个选择。”

    说到这,李明峰面楼冷笑道:“所以我才发兵西征,只要控制了新疆,那将来我们在西北就有了一个暗棋。一旦中原出事,朝廷避走西安,嘿嘿……”

    宋庆咽了口唾液,有些紧张的说道:“大人,此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啊!”

    宋庆行事老成稳重,他知道现在常胜军实际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要是李明峰鬼‘迷’心窍,贸然起兵***,恐怕十有八九会是死路一条,再走吴三桂的老路。

    李明峰微笑着答道:“放心,我知道时机未到,时机未到!”

    李明峰当然不是准备现在就***,他只是将这些理念逐步灌输给常胜军众将罢了。至于宋庆和蔡宜群,老李可不担心他们会去报信。

    首先这两个人和李明峰‘私’‘交’很好,李明峰相信凭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有两人的人品绝对不会做出告密的事情。

    其次,两人都是常胜军将领,如今位居总兵,看样子马上还要更进一步,两人知道,跟着李明峰走,未来肯定前途无量。要是去告密,朝廷能给他们的不见得比老李给他们的更多。况且蔡宜群、宋庆也都是‘精’明人,他们知道,就是告密恐怕朝廷也会杀了告密者,然后将事情通报给李明峰。

    这就是政治,因为朝廷即便知道李明峰***,也不敢对常胜军发起攻击。实际上,朝廷也一直在把李明峰当成一个潜在的反贼来对待,是否告密都无碍朝廷战略。而朝廷接到密报之后,恐怕为了防止李明峰惊惧之下立刻发难,也会将告密者送‘交’给李明峰,以求稳住常胜军。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还有一点,那就是老李的情报组严密监控着各大统领的家眷,要想告密,首先得转移自己的家眷,否则即便能告密成功,一家老小也没了,太不值了。老李从各大统领的家属情报上,就能得出是否有人背叛自己的推断。

    当然,这都是以防万一的招数,李明峰还是认为宋庆和蔡宜群决不是那种告密的小人。

    至于是否***,李明峰心中也没有定论。但是老李知道,自己决不可能长期保持现在这种权臣的状态。天下逐渐安定,湘军、淮军、楚军都进入了裁兵的阶段。因为贸易口岸的开放,朝廷税收逐渐增多。

    现在就连阿古柏这个小人物都用上火器了,朝廷军队的全面现代化恐怕也不会远了。如果老李原地踏步的话,多则十年,短则五年,朝廷和常胜军之间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明显变化。到常胜军的力量对朝廷构不成威胁的时候,就是常胜军覆灭之日!

    李明峰无法阻止朝廷的日益强大,而且因为政治、地盘和人口上的完全不对称状态,常胜军的壮大脚步也注定了要远远慢于朝廷。

    正所谓,官‘逼’民反。当然,这各词用在李明峰身上很不合适,不过却也能表达出李明峰的被动状态。老李必须在朝廷没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之前,或者***他,或者彻底控制他。无论是那种,都避免不了和朝廷的开战。

    李明峰主动揽起西征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在更大程度上却是为了为将来的战争做战略准备。当然,老李还有一个没好意思直接对蔡宜群、宋庆说出来的原因。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