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六十三章 北洋水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百六十三章 北洋水师 (第2/3页)

思想治国,他们排斥外来的思想和事务。但是,在强军一说之上,无论是保守派还是洋务派,都是一致的。

    三大太傅也支持建立强大的水师,只不过他们不想使用西方的军舰,但是刚才看到了倭仁的窘态,三大太傅也不敢多说什么了。而且此时慈禧太后的意思,也很明显了,翁心存等三大太傅可不敢违背慈禧的意思。

    慈禧看到朝廷众臣难得的意见统一了一次,也满意的点了点头,追问道:“那北洋水师需要多少银子?”

    奕答道:“据奴才计算,要想建立一支足够渤海、黄海的海军,最初五年,每年起码需要四百万两银子,等过了初期之后每年需两百万两银子。”

    慈禧轻轻的摇了摇头,语气有些不悦的道:“朝廷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六王爷,朝廷最多每年拿出两百万两银子建水师。”

    慈禧有些不高兴,因为奕现在还管理着户部,朝廷有多少银子,奕可比慈禧还要了解。奕明知道朝廷没钱,竟然还敢狮子大开口,在慈禧看来,奕这是借机给她难看。

    奕争辩道:“太后,四百万两已经不多了,我找洋人算过,他们一艘巡洋舰的造价,应在八十万两左右,一艘铁甲舰的造价在一百五十万两左右,即便是一艘炮舰,也要十几万二十万两白银。

    要组建一支舰队,起码要有几艘主战的军舰,再配以十数艘,甚至数十艘其他军舰才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否则‘弄’个大船小船三五搜,连轮班轮修都不够,又怎么保卫领海。太后若是能挤出这些银子,奴才保证,五年之后,大清水师就能在黄海、渤海称雄!”

    慈禧听了奕的报价,不禁抱怨道:“一艘船就要上百万两银子?太贵了!”

    李明峰听了这句抱怨,语气有些欠揍的说道:“不算贵了,四年前一役,不算圆明园被洋人劫走的财物,不算割让的土地的价值,单单赔的银子就有一千六百万两。当时咱们要有一支强大的舰队,起码这一千六百万两就省下了。”

    看到慈禧、倭仁等人脸上有些不好看,李明峰知道自己又揭朝廷短了,连忙跳过这个话题,转而说道:“过去的事情就不提了,但是如果咱们再不建立水师,将来赔的就不是一千六百万两这么简单了,也许下次洋人开口就是一万万两!”

    一亿两白银!即便是这些当朝一品大员,听了这个数字也是感觉一阵‘迷’糊。一万万两,那是多少?那是朝廷攒几十年才能攒下来的!而且几十年内,还必须保证没有任何天灾人祸发生,朝廷才能积攒下这些银子。自从大清立国以来,最高的时候,也就是康熙末年,国库也才积攒了七千万两白银。

    刚刚受到别人嘲笑的倭仁此时再也忍不住了,出言讽刺道:“一万万两?太师大人,你是喝多了吧?你知道那是多少银子吗?”

    李明峰不屑的说道:“我还没喝多呢,只要洋人把京师再一次打下来,倭中堂你看咱们不会会答应赔给他们一万万两?咱这大清社稷可值得一万万两白银?”

    李明峰话说到这,凡是理智的官员,面‘色’都是一变。李明峰所言,正是点到了他们的死‘穴’上。就说咸丰十年的时候,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勒索了一千六百万两白银,朝廷照付了。但是如果当时英法联军勒索一亿两呢?众臣心中都知道答案——朝廷也会照付!

    因为对朝廷来说,北京的价值那是不能用黄金、白银来衡量的。

    倭仁此时有些恼羞成怒的呵斥道:“你好大的胆子!李明峰,你以前给洋人卖命本官也不多说什么了,但是到了今日,你做着朝廷的一品大员,吃着朝廷的俸禄,竟然还敢为洋人说话,替洋人张目,到底是何居心?”

    李明峰丝毫不退后的反驳道:“中堂大人问我是何居心,那我也要问问中堂大人是何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