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七章 常胜军入城 (第3/3页)
韦志俊设想,老李应该是谦虚几句才是。
“大人果然是大人,做事总是出人意表。”韦志俊心中暗道。
两个人骑着马带着大军沿着天王府的宫墙走了半个小时,这才抵达天王府正‘门’。韦志俊算是熟‘门’熟路了,给李明峰介绍道:“大人,这就是五龙桥,是仿造金水桥的样子建的。每日文武百官,就是从这座桥上通过去上朝的。”
通过五龙桥,就是一个大广场,这个广场面积极大,大约有后世的***广场一半的大小。此时这个广场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上万具尸体,看来太平军士兵为了保护天王府也做了最后的抗争。
韦志俊指着前面一座高达三四十米的大‘门’介绍道:“这是天朝‘门’,进了此‘门’就是太阳宫了。”
天朝‘门’类似于一个城楼,或者是***,只不过建筑风格偏向唐宋,墙面为黄‘色’,瓦为淡蓝‘色’。
韦志俊又指着广场东西两侧的一排房子说道:“这两边的称作东外朝房,西外朝房。不够级别的官员每天上朝的时候,需要在这两座朝房中等待。一旦天王有事传召,他们能在两刻钟之内赶到大殿听命。”
此时天朝‘门’由湘军把守,他们看到常胜军在李明峰的带领下到此,也不敢阻拦,只是有人飞快的进去通报曾氏兄弟了。
李明峰也不理会他们的小动作,命令大军暂时在外驻扎,只带两千‘精’兵进宫。
进了天朝‘门’,老李看到‘门’内两侧是两个规模较大的凉亭,韦志俊介绍道:“这是吹鼓亭,每天上朝的时候,这两个亭子里就会有乐师奏乐。”
李明峰一愣:“奏乐?”
韦志俊无奈的点了点头道:“恩,奏的是圣乐,唱的是圣歌。”
李明峰这才记起来,太平天国毕竟是宗教立国,这些宗教仪式是少不了的。
又往里走了一阵子,再度见到一座大城楼,韦志俊说道:“这是圣天‘门’,进了此‘门’,就是金龙殿的范围。”
进了圣天‘门’,又是东西朝房,忠义‘门’,然后就是洪秀全上朝的荣光大殿。
“哈哈,李太师,你可晚了一步啊!”刚到荣光大殿,‘门’里就传来了曾国荃那爽朗的笑声。
李明峰下了马,迈步进入到荣光大殿,对站在大殿之中的曾国荃说道:“曾九帅,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曾国荃闻言,面‘色’不但没有丝毫喜‘色’,反倒有些暗淡。
“这一战,湘军弟兄们死伤超过五万人。虽然立了大功,但是若能换的兄弟们重生,这功劳,我宁愿不要。”曾国荃说道。
老李也不知曾国荃这话里面到底有几分真情,不过他这话说完之后,他身后的湘军众将神情都有些‘激’动。
李明峰不想唱这出悲情戏,转换了话题问道:“洪福瑱可曾捉到?”
虽然从李明成、韦志俊那里都得到情报,说幼天王的名字是洪天贵福,但是老李还是和朝廷统一口径,称呼幼天王为洪福瑱。老李可不想被别人看做是和太平天国关系紧密的人物,所以老李尽量装出对太平天国的情报很少的样子。
曾国荃答道:“目前还没找到,弟兄们还在搜索。”
其实也不用详细搜寻,也能知道洪天贵福不在天王府。只要不傻的人就知道,幼天王是不会傻了吧唧的在天王府内等着被抓的。只要是智商正常,太平天国内的官员看到城破,就会护送着幼天王逃命。
这时,一个湘军士兵从后面跑进了荣光大殿。
“九帅,我们抓到了长‘毛’的安王、福王!”士兵兴奋的说道。
曾国荃闻言大喜,连忙道:“哦?带上来!”
安王、福王是太平天国内的重要人物,也是皇室宗亲,在曾国荃看来,擒获了这两人,也就能了解到幼天王的去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