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垂帘之争 (第3/3页)
员,他们见到顶头上司们都出来表态了,所以也连忙附和。
“哀家姐妹年浅识薄,怎能担此大任?”慈禧坐在大殿之上,悠悠的道。虽然极力掩饰,但是她声音中那微微的‘激’动却是谁都能听得出来。
“母后皇太后和圣母皇太后是天子慈母,两位太后垂帘,乃是正理!至于年浅、不通政务之弊,臣认为,简派亲王议政当可弥补!”贾桢跪在地上说道。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呢!李明峰心中暗道,还以为这厮是个好人,哪里知道他竟然这么无耻。慈禧那句“年浅识薄”摆明了就是客气话罢了,但是贾桢却故作听不懂,顺着杆子往上爬,直接要求亲王议政,来弥补两宫太后的“缺点”。
听了贾桢所言,慈禧眉头微微一皱,面‘露’不愉。但是,殿下仍然站立的群臣却是面‘露’喜‘色’。众人都看出来,这贾桢并非是投靠了两宫太后。
他之所以赞同垂帘听政,原来是因为看出了亲王摄政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所以才退而求其次,要求亲王议政。
“贾中堂所言不差,如果简派亲王议政,确实可以弥补太后垂帘的些许不足!”宝鋆、胜保等最坚定的“恭王党”率先出班附议。
“臣等也赞同贾中堂所言!”绵森,赵光等人也纷纷出班表示赞同。
片刻之后,除了亲王们因为避嫌而不出声外,其余的满朝文武全都跪在了地上。
慈禧皱着眉头沉‘吟’半响,转头看了看慈安,发觉慈安神‘色’无异,她心中暗叹一声,知道这位姐姐一点心计都没有,不能指望他出什么主意,于是又瞧向了跪在地上的李明峰。
李明峰察觉到了慈禧的目光,不禁略微抬起了头,两人对视一眼,都微微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两人都明白,现在恭王势力正盛,要想彻底的抛下他,组成新的权力制度,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慈禧调整了一下心态,不惜不怒的说道:“众臣所言不错,哀家和姐姐前些日子也讨论过这事,众位卿家都说说吧!让哪位王爷出来议政是最合适的?”
刑部尚书绵森说道:“恭王爷乃是先帝胞弟,与圣上关系最为亲密,而且去年又有监国之功,实为议政亲王之不二人选!”
宝鋆也附和到:“正是如此!***,论能,论德,论亲,六王爷都是上上之选!”
一时之间,大殿之上保举奕的人无数。
“恩,那此事就定下吧,由恭王议政,诸位都赞同否?”早知结果的慈禧问道。
群臣哪里有敢反对的,都是争相表态,一致的赞同。
“臣李明峰有些不同意见!”正当群臣口径一致的时候,李大总督再度出班奏事。
“哦?李卿家难道不赞同恭王爷议政吗?”慈禧语气略微有些怪异的问。
慈禧一直认为李明峰是颇为‘精’明的人,现在的局面,恭王议政之局已定,‘精’明的李明峰又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出来反对呢?
假如李明峰真的不识时务的反对恭王议政,那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刚刚获得一点点权力的李明峰将会被碰的头破血流,即使是慈安太后、慈禧太后想护着他都不行,因为他触怒的将是整个朝臣、皇族派系!
所以,此刻的慈禧不禁为李明峰捏了一把汗。心中暗暗祈祷,希望李明峰不要做傻事。
“臣赞同恭亲王议政,但是以臣之见,恭王‘精’力有限,朝政却十分繁杂,所以不若再增加一位亲王议政,以减轻恭王之劳累!”不等慈禧太后询问,李明峰继续说道:“醇郡王也是先帝胞弟,而且年富力强,依臣浅见,不如让恭王、醇王两王共同议政!”
此话一出,殿上众人表情各异。醇郡王当然是兴奋不已,慈禧太后则是皱眉思索,恭亲王脸上则是青一阵,白一阵,难看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