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四章 醉仙楼(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四章 醉仙楼(上) (第3/3页)



    还没等咸丰帝任命新的吏部尚书,英法联军就打入了北京,咸丰自顾不暇,这事就暂且撂下了,导致一直到现在满尚书都空缺。

    吏部汉尚书贾桢是恭亲王奕的老师,才学很深,权力又大,但是此人颇为‘精’明,事事退后,不与人争,所以在数次争斗之中都未见到此人身影。焦佑瀛认为此人在关键时刻到底会站在恭亲王一面还是两宫太后一面都不好说。

    户部满尚书是文华殿大学士肃顺,汉尚书祁隽藻。肃顺不用介绍,此人已死,职位空缺了下来。祁隽藻已经年近七寻,这人就是一老儒,号称诗文双绝,不属于任何党派,只忠于圣上。

    礼部满尚书是东阁大学士桂良,汉尚书是军机大臣匡源。

    桂良也是李明峰的“老熟人”了,不用介绍老李就知道这是个死硬的恭王党。至于匡源,这人在八大臣之‘乱’中被载垣、杜翰、焦佑瀛斩杀,所以现在礼部汉尚书也是空缺。

    兵部满尚书是军机大臣穆荫,兵部汉尚书是体仁阁大学士周祖培。

    穆荫也是八大臣中的一员,和匡源一起被杜翰、焦佑瀛斩杀,兵部满尚书现在也是空缺。至于周祖培,李明峰倒也认识,当初李明峰的寿‘春’总兵就是此人授予。此人在咸丰北逃热河的时候奉命随恭亲王留守北京,所以此人与恭王关系不错。

    刑部满尚书是绵森,汉尚书是赵光。

    绵森是宗室,按辈分是道光的弟弟,咸丰的叔叔,也就是现在祥琪皇帝的同宗爷爷,或者叫叔祖。此人是宗室,但是具体属于两宫太后阵营还是恭亲王阵营,杜翰和焦佑瀛也分辨不清。

    至于赵光,此人也是李明峰的旧识,当初李明峰被两江总督何桂清押送至京,被问了个秋后处斩,本来已经死定了,但是英法联军连连得胜,朝廷无法,采用桂良之计,让李明峰前去斡旋,最终就是这位赵光赵尚书陪同桂良将李明峰放了出来。

    工部满尚书是倭仁,汉尚书是翁心存。

    倭仁是文渊阁大学士,此人也是老儒,顽固的很,几乎可以称为是食古不化,绝对是天子忠臣。工部另一个尚书翁心存也是如此,不好政争,只好藏书,号称天下第一藏书大家,这人肯定也是惟天子之命是从的大臣。

    “所以现在空缺的就是吏部满尚书、户部满尚书、礼部汉尚书、兵部满尚书四个职务?就算加上刚刚空出来的九‘门’提督,也只有五个罢了!”李明峰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深深的遗憾。

    “无妨!”杜翰微笑道,“天子年幼,近日一定要选太傅授课。这太傅之职虽无实权,但是尊崇无比,位列群臣之首,按制连皇太后都要叫他们一声先生。我等虽然不想就任,但是那些老儒,比如倭仁、翁心存、祁隽藻、周祖培等人可是眼红的紧。”

    “是啊!”焦佑瀛也笑着说道,“按理说,圣上有一两个师傅就足够了,但是想必大人和鬼子六也都希望这些尚书大人们抓紧‘高升’,所以圣上多个一两个老师也就顺理成章了!”

    “哦,这么一来,空位能有七八个!”李明峰这话只说了一半,其实另一半就是,“七八个位置,老子怎么也能捞上一两个吧?”

    “大人,位置虽多,可也得有人才能坐啊!”焦佑瀛面带神秘的说道。

    李明峰微微一笑道:“您二位论知识,论才学,论资历,都是上上之选,做一个尚书恐怕还是绰绰有余的!”

    此话一出,杜翰连忙摆手,苦笑道:“李大人莫要玩笑,我二人待罪之身,岂敢妄想尚书之位?”

    杜翰虽然是顾命大臣,但是以前的官职也仅仅是礼部‘侍’郎罢了,李明峰说他能做尚书,杜翰认为这纯粹是玩笑话罢了。试想一下,哪有人能在犯死罪之后,还能升职?

    “大人若是能让佑瀛重新入朝,佑瀛将来肝脑涂地也要报答大人提拔之恩!”焦佑瀛的反应却和杜翰完全不同,他听了李明峰之言,立刻就跪了下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