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回銮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回銮 (第3/3页)

个时辰前在僧王的‘逼’迫之下撤军回营。等到载垣和‘乱’军一逃一追,跑出数十里的时候,僧王和他就已经断定,事情已经算尘埃落定了,所差的就是时间了。

    顺利的话,勒布脱等人会将载垣等人全部诛杀,不顺利的话,载垣也就是能率军入海逃跑,反正,无论如何,八大臣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料定事情无大变,僧王和文祥决定入昌平请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回銮。僧王倒还信任李明峰,但是文祥心中却还有顾虑,所以才带了三千亲兵,以做护卫,防止常胜军突然发难。

    “下官李明峰给僧王爷、文中堂请安!”看到僧格林沁和文祥下了马,李明峰连忙上前行礼。文祥虽然不是大学士,但是却是军机大臣,李明峰称呼他为中堂,倒也无不可之处。

    “李大人何必客气!你我也算故‘交’了,何必如此多礼。”文祥上前扶起李明峰道。

    当初签署《北京条约》的时候,李明峰经常进出恭王府,和文祥也有过几次照面,所以文祥如今才说二人是故‘交’。

    三人扯了几句之后,才入城去觐见帝后。

    僧王在两宫太后面前提议明日就返京,两宫太后和李明峰、文祥都表示了赞同。只有皇帝早日进京,才能稳住全国的军心、民心,只有两宫太后早日进京,大清的中枢才能恢复已经中断了一个月之久的指挥能力。

    咸丰帝的灵柩梓宫还停在密云县北面,在李明峰的“举荐”下,慈安太后下旨,让文祥率领本部人马前去接应大行皇帝的梓宫。文祥虽然不信任李明峰的常胜军,他原打算由本部人马护送帝后入京,但是慈安太后坚持让李明峰伴驾,文祥最终还是无奈的领旨谢恩。

    两宫太后和小皇帝连日来受苦太多,这次也不随梓宫同行了,她们决定先行回銮。

    第二天一早,文祥奉旨北上迎接咸丰灵柩,李明峰和僧格林沁则尽起本部人马护送帝后返京。常胜军原本在顺义的一千人马也提前到达了昌平,两城常胜军会和之后,也有四千余人,再加上僧王的两万骑兵,整个护驾队伍声势颇大。

    临走之时,两宫太后感念昌平之民尽忠护主、协助常胜军守城,所以下了懿旨,免除昌平城十年赋税;凡是上城协助守城者,一律让李明峰登记造册,每人赏白银二十两。在守城战中立有军功者,也‘交’由李明峰***行赏。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随着两宫太后的起驾回銮,一场震动大清的武装***就这么结束了。这场***虽然结束了,但是八大臣的覆灭直接导致了,大清最高领导层空缺出了大批的职位,可以预见,这些颇具实权的空缺,势必会引起各方势力的强力争夺。

    公元1861年,咸丰十一年,这是咸丰纪年的最后一年,也是农历辛酉年,所以,这场***被称之为“辛酉***”。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