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避暑山庄 (第3/3页)
情的后续发展。
李明峰的努力并未白费,由于监视力量的加强,导致奕根本无法单独入见两宫太后。时间一久,两宫太后终于沉不住气了。
咸丰帝驾崩时刚刚三十一岁罢了,此时,慈安太后仅仅二十五岁,慈禧太后刚刚二十七岁。所谓年轻气盛,两宫太后虽然都非凡人,但是在这个年龄段还是容易冲动。
慈禧暗中琢磨:一旦丧事完成,先帝梓宫运回北京下葬,八大臣开始辅政,那一切就成了定局,再也不可挽回。
慈禧一连等了几日,最后索‘性’也不等了,和慈安太后一商议,准备直接将事情拿到明面上说。
在热河期间,朝还是上的。咸丰驾崩以后,朝会都是由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一起听政,而朝廷大事都按咸丰遗诏所定,由八大臣负责。
由于皇帝年幼,短期内朝廷重点处理的就是先帝的丧事,所以上朝改为每三日一次,行在四品以上官吏参加,而日常琐事则直接‘交’由八大臣处理。
李明峰是从一品衔,也在朝会的范围之内。这天凌晨三点多钟,李明峰就被叫起了‘床’,洗漱完毕,穿好官服,带上凉帽,李明峰就到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门’外等候。
幸好刚刚入秋,天气还不冷,否则这天还未亮就在寒风中等候上朝,这等差事哪里是人做的?李明峰想起来历朝历代那些宰相,都是七八十岁,竟然受这种苦,心中不禁感叹,封建社会太没***了!
没过多久,澹泊敬诚殿外就排了数百官员,李明峰放眼瞧去,光是一品的红顶子就密密麻麻上百个。而且和李明峰光秃秃的顶戴不同,这些人顶子上镶满了大东珠,有两三颗的,有六七颗的,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也代表了级别。
李明峰误以为这些都是一品大员呢,心中惊叹不已。其实,他哪里知道,这中间的大部分都是有衔无职的王爷罢了。
李明峰本以为他的‘花’翎就算不错了,此刻一排班才见到,别说他单眼‘花’翎了,就是二眼三眼的‘花’翎也是一片一片的。
李明峰是外臣,级别也仅仅是个实职总兵,所以一排班就被排到了比较靠后的位置。大清向来是武官不值钱,就是从一品的提督,也必须听命于正二品的巡抚,李明峰这次直接被排入了三品官的队列。
正当李明峰心里腹诽朝廷不公的时候,就听几声清脆的鞭响,随后,太监唱号,百官上朝!
群臣按队列进入澹泊敬诚殿,左文右武,分班站立。李明峰一看天‘色’,发现现在也就是五点多钟,天还未大亮。本来李明峰以为要七八点钟才上朝的,哪知竟然是这个时段,看来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天天三点起‘床’,五点上班。
众臣进殿之后,并未向李明峰想象的那样井然有序,而是‘乱’哄哄的在和身边的人聊天。
“这位大人面生的很,莫非是外臣?”旁边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官员问到。
“正是,本官是寿‘春’总兵李明峰。”在清代,记名的官职实际上就是个荣誉称号,就像后世的处级科长一样。李明峰虽然享有提督的荣誉,但是却不能以提督自称,只能据实以报。
“哦,原来是常胜军的统领李大人啊,久仰久仰,下官是总兵宋庆。”这名官员带着崇敬的表情说到,看来他这句久仰倒非虚言。
“总兵不都是外放的吗?但是刚才听宋大人的话,好像在朝许久了一般?”李明峰疑‘惑’到。
宋庆尴尬的说到:“这总兵硬是让我做成了京官,嘿嘿。”
还没等李明峰深问,就听太监唱到:“圣上临朝!”
这时,就看殿后走出几个人来,众臣皆低头不敢直视。李明峰本想瞧瞧太后皇帝到底长什么样,但是众人都低头,老李也不敢无礼。
小皇帝坐了龙椅,两宫太后垂帘坐于龙椅之后。
帝后坐定,群臣山呼万岁,其势直冲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