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0 生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40 生计 (第2/3页)

定下的价钱是:

    豆腐一文钱一块儿,但也可以用一斤黄豆或者一斤粮食来换。

    粮食不拘是高粱米、糜子米、还是大米、小米。

    若是带壳的,两斤换一块儿豆腐,若是不带壳的,一斤就可以换一块儿豆腐。

    倘若是精白米或者江米,甚至可以用一斤粮食,换两块儿豆腐。

    李希义走了三四个村子,把他挑着的一担四板儿豆腐,都连卖带换,消耗了个精光。

    拢共只卖了不到四十文钱,却换了三十斤黄豆,二十斤糜子,二十斤高粱,六斤其他杂粮,外加六个鸡蛋,两个鸭蛋,一斤茄子干儿,一小罐子酸萝卜……

    李希义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带回了家,赚到钱的喜悦甚至盖过了磨破鞋子的懊恼。

    虽然现钱只有三十八文,但这许多东西,不管是自家吃,还是拿去卖,都相当划算。

    再说,有了那三十斤豆子,起码可以做出来五六十块儿豆腐呢吧!

    李希义的算术不怎么好。

    但他依然算得出,自己今儿个奔波一天,确实是赚到钱了。

    晚上一对账,老李家全家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就连自打上回被罚跪以来,一看见李云心,就忍不住臭着一张脸的李榆,竟然也换上了一副好脸色。

    今儿个王氏卖豆腐,收入一百一十文铜钱。

    李希义收入三十八文铜钱以及黄豆、粮食若干。这些东西折算成钱,算得便宜些,就算他五十文好了。

    也就是说,王氏和李希义两边儿,都出去卖豆腐的话,每天的收入,粗略估计差不多在一百八十文左右。

    而扣除掉做豆腐的成本,王氏和李希义的饭钱,以及王氏租摊位、交保护费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净利润,约合一百文左右。

    一天一百文,十天就是一千文。

    三十天,就是三千文,约等于三两银子。

    而每个月收入三两银子,一年下来,就是三十六两。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卖豆腐,竟然也能这样赚钱么?

    虽然做豆腐的过程既琐碎又熬人,连做带卖,还需要占用三个人和一头驴……

    但依然比单纯种地划算太多了!

    李云心不免觉得他们有些过分乐观了。

    第一天的收入,说不定是峰值呢。

    而且前期的投入也不低。

    包括买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