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计谋 (第2/3页)
形成了以众击寡之势,但这支铁木真引以为傲的可怕队伍哪怕面对三、四倍围上来的清兵,却也是攻多守少,丝毫不惧。正黄旗骑兵的攻击方式很简单,只有一种近身砍劈,但是金帐精骑的攻击方式竟达到了四种之多,首先在相距十余丈时,就得面对他们的连珠箭……能够入选铁木真亲卫队的,大多都能一弓三箭,在敌人未至之前连发三弓。即使你能逃过这九箭,在中距离时,还要面对他们抛出的套索,无论是人或者坐骑一旦被套中,那么定会给拉摔下马去,在这样的骑兵会战里,摔下马的下场几乎就等同于一滩肉泥。
而在近距离的交手里,清兵要面对的还有元人双手同使的弯刀和马刀,前者能够被脱手掷出再旋转飞回,诡秘难防,后者不仅是刀,并且分量沉重,还能作棍棒挥砸。
这种局面下,往往三四名清兵联手,反而被一名金帐精骑狞笑着玩弄于股掌之间。而据战后的统计,要杀死一名金帐精骑,竟得付出至少五,六名清军的性命!
而局势的转折点便在于马匹上。
严格一点的说来,就是清军的坐骑。
虽然经过了数百年的改良,在马匹的质量上,元朝周边诸国已渐渐的接近了这个可怕的军事强国。但这毕竟只是接近……尤其是中原这等农耕之处,你要指望它出产的马儿质量比大草原上这等以畜牧为本之处的还要好,那当然是不大可能的。
经过了半个时辰的高强度激战,清军的马匹体力不堪重负,出现了衰竭的征兆,而金帐精骑的坐骑均是千中选一的良驹,依然生龙活虎。
战斗力既不如人,机动性也全面崩溃,清军虽然咬牙拼死抵抗,那却已是以生命来保留失败者的尊严与体面而已。
一场交锋的本质,到这里就已经蜕变成了屠杀与被屠杀。
雍正见了这般场景,叹息一声:
“传旨,命贾宝玉收兵,告诉元人我们第一阵输了。”
人人都听得出来雍正心中的懊恼与愤怒,但人人也感受得到雍正绝无要怪罪贾宝玉这个败军之将的意思。清时最重战功,打了败仗的将军下场是很惨的,只是力尽而败与仓皇溃败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而宝玉能以几乎同等的兵数力敌金帐精骑几达半个时辰,其优秀处可圈可点,也可以说得上是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