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通向胜利之路 第一百四十四章 闹… (第2/3页)
游的心态来结束自己的巴尔干最后一站的行程。在奥林匹亚平原,季明决定暂时停止前景,他带着自己司令部的官兵们参观了古希腊时代的『露』天运动场,在那里奥林匹亚区的区长带着他们参观了古老的竞技台和点燃圣火的地方。接着他们还前往了海因里希 施里曼(海因里希.施里曼 Heinrich Schliemann(1822年1月6日—1890年12月26日),德国传奇的考古学家。出于一个童年的梦想,他执著地放弃了商业生涯,投身于考古事业,使得荷马史诗中长期被认为是文艺虚构的国度:特洛伊、迈锡尼和梯林斯重现天日。)的纪念碑,这次的游览让季明一行人收获颇丰。几个小时的时间内,一行人都徘徊在由碎石浦城的地面上赞叹着希腊奇妙的镶嵌工艺和这处历史遗迹的伟大建筑。
第三天,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战役也顺利的结束了,驻守在那里的希腊的军队和英国残兵全部投降。于是,季明和他的司令部在没有走多远的情况下又开始往回走,他们将前往希腊的首都雅典。在那里宣布巴尔干战争的结束。
3月30日。希腊首都雅典。集团军群司令威廉 鲁道夫 赫斯和第十二集团军司令官威廉 李斯特大将联袂出现在了临时搭建的检阅台上。巴尔干的胜利者,德国和‘意大利?’正准备执行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不过他们并不是这次阅兵仪式的主角。因为此时他们两个人正站在检阅台的后面,用无奈的眼神的看着前方那个巨大的肥硕的身影――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
此时这位意大利的元首正骑在一匹纯白『色』的诺曼纯种高头大马上,硕大的头颅高高的不可一世的昂着。总之给人以一种非常嚣张的感觉。仿佛是他率领着自己的意大利部队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不过,真实的情况谁都知道。这只不过是这位意大利独裁者自欺欺人罢了。
其实,这位仁兄之所以举行这场大戏主要是因为为了挽回意大利在巴尔干所丢失的面子。因为在整个巴尔干战役期间,出了最大风头的是德国人,就连希腊人和英国人投降也大部分将自己的武器交给德国人。甚至出现了希腊军队拒绝向意大利人缴枪投降的事情。这些事情让墨索里尼感到有些恼火。于是他飞到了索菲亚(当时希特勒正在那里遥控指挥战斗)向希特勒阐述了自己的要求,他强烈的建议在所有的希腊人投降之后在雅典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不过,这次阅兵却得到了包括季明在内的大部分德国军官的反对,在季明看来,这种炫耀式的阅兵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会更加的羞辱本来就是已经战败的希腊人,而对于德国未来的占领计划毫无实际上的意义。
但是墨索里尼毕竟是意大利的领袖,更何况他也是希特勒最坚强和信赖的盟友。所以对于墨索里尼的要求,希特勒不得不妥协。他表示同意这次阅兵,但是他提出了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