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西安风云(下) (第3/3页)
21日,她亲自坐飞机前往了西安。与她一同飞抵西安的,还有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美国联络官端纳、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等。接着他们会同周恩来、张学良、杨虎城等人进行了大约一天的磋商,双方在就如何顺利解决西安事变所带来的前已来西安同深入交谈。最后双方都认为,采取和平解决的方式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接着双方以捉蒋通电中的八项主张,作为谈判的基础。不过虚荣心极强的蒋介石,虽然被迫接受谈判,但是始终放不下架子,就是他不出面谈判,由宋氏兄妹代表他谈;二是谈判所商定的条件,由他以“领袖人格”担保,不做任何书面签字。不过后一条很快被季明否定了。因为季明告诉对方,通过各方面的情报表明,如果不在谈判书上签字的话,虽然中共不会说什么,但是张学良手下的东北军可能不会答应。万一为了个小事把自己的命给送掉那实在是有点得不偿失。于是蒋介石在威逼之下只得无奈的答应最后签字。因为签字毕竟只是小事,万一为了所谓的人格,连命都丢了那可有点划不来。
蒋介石的服软使得谈判最后的障碍被扫清了。结果其进程变得更加的顺利。很快又经过了三天的激烈辩论。所有的协议终于都完成了。
根据双方的最后协商。最后共分为六项主张:(1)改组国民党和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2)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3)停4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5)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6)|张蒋介石接受并保证实行,中共和红军赞助他统一中国,一致抗日。下午,宋子文代表蒋方提出改组政府等项办法。接着双方还达成关于改组政府,“中央军”撤兵,释放爱国领袖,停止“剿共”并予接济,抗战发动和共产党公开,蒋回去后发表通电自责等九个方面的协议。总之协议是富有成效的。至少在季明看来,这份协议由于有了蒋介石的签字而变得更加有法律效益。
12月26日,一架JU-52飞机载着失魂落~|离开了西安。当然张学良还是坚持要陪同蒋介石。不过季明知道如果这样的话,这个少帅可就麻烦了。于是,他让自己的守卫把机舱的门堵的严严实实,然后谎称说飞机已经坐满了。而同时他又让人放出风来,说由于张学良私放蒋介石。造成东北军有不稳的迹象,所以在接到自己后院有点快要着火的消息。张学良也就只能客气的在门口向蒋介石问了一声安而没有跟过来。等飞机出了潼关之后,九江方面派来护航的四架飞机也到了。然后他们一起陪同蒋介石飞到了南京。西安事变顺利结束。
当然事后蒋介石还是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和第二师师长黄杰由于私自调动军队,被撤职查办,不过由于看在他们为党国效力了这么多年的份上。免于军事法庭的起诉。当然德国顾问团团长威廉.鲁道夫.赫斯,则由于在这次事件中出众的表现和灵活的手腕更加受到蒋介石的器重。他在会议上宣布,威廉.鲁道夫.赫斯为其在军事上的代理人。负责筹划军事指挥。当然,最后的拍板还是蒋介石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