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利刃在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利刃在手 (第1/3页)

    1990年4月底,由于EIE集团不断对市场释放利好消息,以及集团举办的首届国际高尔夫大赛开幕的日期临近,宣传日趋火热的原故。

    EIE集团股价已经攀升到了两万两千日元,让其市值重归万亿日元之上。

    尤其此时的大盘走势萎靡不振,就更显得EIE的逆势上涨如同一颗冉冉而升的耀眼星辰,想让人视而不见都难。

    因此直接引发了日本韭菜们的抢筹行为。

    自然也给了幕后的庄家提供了良好的高位派发机会。

    比如宁卫民,他就在股价突破两万日元的时候,开始了逐步退出。

    最终,仅用了短短二十几个交易日的时间,宁卫民通过融资加杠杆的方式,就把皮尔卡顿日本分公司卖地换来的八十七日元的本金变成了三百二十七亿日元。

    他不但用盈利填补了此前日本公司形成的九十多亿日元财务窟窿,而且剩余的二百多亿日元,还让日本分公司净资产,比照曾经巅峰时期,直接增值了一倍多。

    就这手足以称得上点石成金本事,不但成功让日本分公司的员工们对其归心,让他从此可以轻装上阵,去推动日本分公司向新的经营模式转型,甚至皮尔卡顿本人获知喜讯,也从法国给宁卫民发来了总部的嘉奖令。

    为了感谢他让差点破产清算的日本公司起死回生,大师决定要拿出自己名下的百分之五份额日本公司股份无偿相赠给他,对其进行股权激励。

    同时还表示支持他所提出的,要把日本公司和华夏公司合并为一的想法。

    具体的操作方式和协调工作,大师的意思是完全放权,让他和宋华桂自己去商量就好。

    等到拿出双方都认可的可行性方案,再报总部签字就行了。

    于是这么一来,也就意味着宁卫民在皮尔卡顿公司系统内部的话语权再度成倍提高。

    原本他就已拥有了总公司部分股份,和华夏公司少量股权。

    这下子又加上他在日本公司的百分之三十五股权,他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了皮尔卡顿公司系统内部的二号人物了。

    如果从一个打工仔的角度来说,像这样他这华丽转身为老板的职场成就,毋庸置疑,堪称一个励志传奇。

    怕是全天下的打工者里,也找不出另一个能和他的成就相媲美的人了。

    只是这也多少会产生点副作用。

    别的不说,恐怕真到要促成华夏和日本公司合并,成为一体化的皮尔卡顿的亚洲公司的时候,经过资产评估后,他和宋华桂在新公司的里的股权排序就要颠倒过来了。

    到时候可想而知,华夏公司大多数人都得被这一事实吓一大跳,恐怕就连宋华桂本人接受这一点也有点困难。

    而且华夏公司净资产如果比日本公司要少,也有可能会影响双方对于新公司的话语权。

    所以说,宁卫民和宋华桂彼此的信任程度或许才是他们在未来所需要面对的真正考验,也是决定日本公司和华夏公司是否真的能合二为一的关键因素。

    没办法,开了挂的宁卫民走的实在太快了,正常人真的没法追上他前行的速度。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的事业扩张速度所带给合作伙伴的压力,确实有点“过犹不及”了。

    然而尽管如此,宁卫民也不后悔自己出手拿下日本分公司,

    对于借助金融投机,以最快的方式帮助日本公司脱困这件事,更没有任何可迟疑的。

    毕竟通过此事,他不仅仅获得了金钱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取得了EIE董事会的信任,让他在日本财界的人脉基础更深厚了。

    在双方一起共谋大事,割韭菜的过程里,不论是宁卫民的商业头脑还是信守承诺的人品,都给EIE董事会的几位主要负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之折服。

    商场上的信任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经过此事,他们彼此也算是“四大铁”之中“一起分过赃”了,做到了真正的化敌为友。

    那么既然有了这样双方感觉都不错的合作基础,又在这种事上都尝过甜头,接下来沿着这条路继续加强合作,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所以由此而来的好处简直多不胜数。

    宁卫民不但摆脱了过去的融资渠道单一,只能依靠住友银行的局面,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方式。

    与此同时,EIE董事会作为可以和他可以寻找一致利益方向的新盟友,也为他下一步对敌人继续清算仇恨提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