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4章 强敌阻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404章 强敌阻挡 (第1/3页)

    景兴四年春,正月十一。天气晴朗,春寒乍暖。

    李世民亲率的十五万大军,已经渡过了渭水,离岐州(前凤翔府)不过数里之遥。泾州郝和岐州浑,一起结队前来迎驾,摆开了阵势列成了军阵。

    浑见了皇帝,自然是异常的开心。他早就盼着有朝一日,能够西击吐蕃收复望眼欲穿的河陇之地了。大将郝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青年将才,如今坐领泾州,也算是独挡一面的封疆大吏。泾、岐二州共计五万人马,已经整点完毕,只等皇帝一声令下就可随时开赴疆场。

    李世民抽了一天的时间检视浑麾下的大军,感觉还是挺满意。这批长年驻扎在边疆的健儿,每天勤于操练个个身强体健。而且,西线向来多战事,这里的军士远比内地的军人更有危机感和实战经验,算得上是沙场老手。

    李世民将大军驻扎在岐山北麓,略作修整。浑麾下的五万大军,一起编入了西征军的编制之中。李世民将二十万大军做了一个调停。先是步、骑分开,然后是中军护驾和后军粮草转运监督也指派了专门的人手。

    那弥足珍贵的一万飞龙骑,可是西征军压箱底的王牌,李世民自然没有将它分散开来编制的道理。这批人马,由薛平率领专司在中军护驾,时刻追随在皇帝身边。另外的二十万大军中,共有骑兵七万,全部交给了先锋李光颜率领。郝则是率领大部份步军,作为主战部队。粮草之事责任重大,交给了马燧总督管理,专门与长安军机处的马燧调停安排。

    二十万大军划分得很简单,可是责任很鲜明。按照唐军的作战习惯。是以步军为主战,骑兵掠阵与冲击。而且这一次西击吐蕃,免不了要摧城拔寨。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步兵比较利索一些。倘若遭遇了野战,七万铁骑和一万飞龙骑,也足以应付得过来了。李世民很早就做出了这样的军队编制构想,也算是很有针对性了。

    二十万人马何其庞大,简单的重组编制一下也费了很大地工夫。岐山北麓忙碌不休折腾了几天,才算是完毕。然后,李世民让李光颜在前开道。大军开拔朝前方重镇——渭州挺进。

    上一次西川大战时,浑与李晟等人配合作战,一举收复了河西的三个军镇。渭州,如今就成了矗立在西线身前的第一道防线与门户。渭州在天宝时又称为陇西郡,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诸葛亮与司马懿就曾在这里多次鏖战。诸葛亮更是在这里收了天水异材姜维。渭州人口不多土地贫瘠,目前基本上只作为屯扎兵马的军镇,所需的军资需要完全从外面输入供给。

    李世民将大军屯扎在渭州陇西县,并让先锋李光颜屯骑兵于鄣县,作为大军前哨,并不断派出斥候刺探前方军情消息。

    李世民心里清楚。自己这么大的动作,吐蕃人没理由不知道。这一次出兵,虽然从战略上讲是出奇不意。但实际上也与正兵无疑。那是明正言顺、明目张胆的来征伐的。现在,他还不知道吐蕃人在河西一带究竟布置了多少兵力。在弄清楚敌方动向与虚实之前,他是不会轻举妄动的。

    几日以后,前方李光颜通过斥候了解到一些情况,迅速回报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接到线报后,迅速将浑等人召集前来议事。

    议事厅里。悬挂起一幅刚刚由李吉甫精心绘制的行军地图。上面山川河流、城镇荒野一一标志。十分详尽。李世民将李光颜送来地线报给众人看过,然后说道:“看来,赤松德赞也是早有准备了。他在攻击北庭之前。就做好了河陇一带的防御。李光颜回报。仅在兰州一镇,就有吐蕃大军七八万大军在驻守。全部是精锐铁骑。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