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朔风飞扬 (第2/3页)
凉,竟连花草也不见一根。陛下可曾问过原因?”
“朕没有问。”李世民平静而又淡然的说道,“其实,也不必再问。”
马燧疑惑的看着皇帝,又转头看了武元衡一眼,说道:“此话何解?”
武元衡低声道:“在下曾听人说起过这件事情。早在两三年前,曾有一名云游僧人到了李晟府上,据说是能望气识风水。当时李晟家中种了许多地大树和花草,郁郁葱葱十分茂盛。那名僧人说,李晟的深宅大院中树木葱笼,蕴藏帝王之气。李晟闻言大惊失色,赶紧叫家人把树木砍光,搞得宅院中光光秃秃。”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说道:“人臣心胸如此,真是朕莫大的福气。李良器,当真是朕之良器,国之良器,景兴大唐之良器!”
午时,阴风怒号,卷起千层沙。八百里秦川黄地上特有的那种苍凉和萧瑟,给五万北伐军的沙场平添了一股大气与雄浑。
军鼓震震,号角铮鸣。朔风飞扬,十里沙场上金戈铁马旌旗翻滚。
李怀光站在点将台前,看着威武雄壮的万千军马,心中如同喝下了一瓮烈酒在翻腾不休。曾几何时,这样的情景只会出现在他的梦中。每逢此情此景,自己总是会幡然惊醒,然后发现自己只是独处斗室,只得黯然神伤独自慨叹。
现在,当这一切又真实地出现在了自己眼前时,他不禁感觉犹在梦中。
发令官将一封将表递上前来,李怀光接到手中,缓缓展开。
“时辰已到,本帅开始点将。”这样的台词,他不知道已经说过多少次了。可是这一次,他发现自己的声音居然有些颤抖,抑制不住的颤抖,就如同五十年前初上战场时一样。
“前军先锋大将。李晟!”李怀光将自己的声音吼得足够大,大到压制住了狂风地怒吼声。
李晟白马银枪的飞奔出来,干脆利落地跳下宝马单膝拜于点将台前:“末将在!”
“好!”李怀光眼神灼灼地看着这个世交子侄,满意的点了一下头。
“左虞候军大将高固!”
高固手提狼牙棒飞奔而出,拜于李晟身侧:“末将在!”
“右虞候军大将房慈!”
骑着一匹骠黄马列于阵中的房慈心头一震,急策宝马飞奔而去。落下马时,一杆银亮铁枪插于身前。单膝一拜:“末将在!”
李怀光打量了一眼这个初生乳虎,目光深沉的点了一下头:“好。”左军大将段佐!”
“末将在!”段佐出列拜倒。
“右军大将徐战!”
徐战兴奋异常,骑着一匹赤红宝马飞奔而出,拜在了房慈身侧:“末将在!”
李怀光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就是陛下从西川带回来的徐茂公之后?”
“正是末将。”徐战大声一应。声音极其巨大,堪比野诗良辅的怒吼。
“不错,年纪轻轻,有气势,是个天生虎将。”李怀光十分满意。
“后军大将兼粮草转运使野诗良辅!”
野诗良辅闷闷的骑着大黑马踱了出来。懒洋洋地拜下来,瓮声道:“末将在这儿。”
李怀光轻皱眉头“野诗良辅,你可曾有何不满?”
野诗良辅可是个直性人。撇撇嘴说道:“为啥每次出征,俺总是在后面押粮草,追着大军的屁股赶?忒憋闷了。”
众人闻言不禁哈哈大笑。李怀光猛一扬手,大声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野诗良辅,粮草可是事关三军生死存亡的大事,若非非常之人,是得不了这样的差事的。你若有不满。可向陛下提出请求。如果不提,就安心服从本帅军令。若有违抗,军法并不容情。”
野诗良辅郁闷地啐了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