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1章 千军一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81章 千军一帅 (第3/3页)

话,李世民也不着急。静静地等在那里。

    半晌后,陆贽突然心头一亮,抬起头来说道:“陛下心中已然有了最合适的人选,又何必再问微臣?”李世民不动声色的反问:“何以见得?”

    陆贽面带微笑,自信的说道:“终南山脚,万马奔腾。那万马群中,有一头凶猛的老虎,不正是陛下为北伐而专门豢养的吗?”

    “哈哈哈!”李世民顿时放声大笑,“知朕者,陆九也!这么说来,你也赞成朕重新启用那头猛虎,去对付荒漠和草原上的野狼?”

    “微臣非常的赞同!北伐大军地统帅,非他莫属!”陆贽说得斩钉截铁,心中也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他暗自唏嘘道:还好、还好,终于想起了还有这么一个特殊的角色存在。武元衡坐镇朝中掌管军事,怎么可能挂帅出征蛮荒之地?北伐不同于东征,需要在军事上有着极高素养的人才能办成事,武元衡显然还差了一点。李怀光,李怀光!他仿佛就是上天专门赐给大唐来对付外敌的!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已经不必多说。从朝中地政局上分析……李怀光不属于任何一个派系,而且是触底反弹从头再来。不管他会倔起还是陨落,都不会对朝堂大局产生重大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李怀光出征之后身上也不会有过重地政治包袱。他轻松,皇帝轻松,满朝大臣和那些皇子、皇妃们也都轻松。只有一种情况,可能会产生一些微妙的情况——那就是李怀光北伐大胜而归,从此又风云再起屹立于朝。到时候,他李怀光还不把对他有知遇再造之恩的武元衡当作神来拜?这样一来,本来就是在军队里混过的儒帅武元衡,在军队里也会有势力支持。后宫的三脉人马,实力就均衡了。这也足以见得,皇帝现在仍然没有立后和立储之心。他要长时间的观察和比对,若干年后才会做出决定。

    李世民目光深邃的看着陆贽,点头说道:“好,很好,非常好。”一连说出了三个好字。

    陆贽终于暗暗吁了一口气:“微臣何德何能,不敢受陛下夸奖。是陛下慧眼如炬才是。”他也终于领会到了,皇帝的用心是何等的深刻。他把李怀光留下来养马、训兵,除了军事上的需要,政治上的意图也是相当的明确。有这样心机独到而又目光长远的皇帝,大唐又何愁不能长治久安?

    “看来你与朕心中所想,已是不谋而合。”李世民略感欣慰的点头赞道,“李怀光,的确是北伐军元帅的不二人选。但是,也要军机处同意让他挂帅才行,朕不会强行任命。陆贽,今日朕和你说的话,不可泄露。你明白吗?”

    “微臣明白。微臣遵旨!”陆贽一拜而再拜,不敢有半点含糊。

    “嗯,好了。你且退下。”李世民面对微笑,心情比较舒畅。虽然他心中的人选已经敲定,但是这样问一回陆贽,也让自己的心意更加坚定了。因为这一场战争,对政治的影响将会十分巨大。陆贽身为宰相、甚至可以说是目前的当朝首辅,在政治上是相当敏锐而且很有觉悟的。如果他都认为没有问题,那就必然是妥当的了。

    陆贽出了弘文馆,突然一下感觉身上有些轻飘飘的。仿佛压在身上的万斤巨石已然卸了下来。他心头飞快的思索道:皇帝特意留下我来,跟我说这番话。无疑是要我向马燧吐露一点消息。按马燧的性子,他难保不让自己挂帅,或是举荐自己的门生李光颜、李光进、段佐那些人。而武元衡呢,一向是深知陛下心意的……嗯,有时候,善意的违抗一下圣旨,也是可行的。我得早点去把皇帝的意思告诉马燧,免得那老头儿在这当口犯错,那就不可收拾了……李怀光挂帅,已是定局。这一场北伐大戏,必然精彩而又别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