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8章 帝王心术(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8章 帝王心术(三) (第2/3页)

朕像是那种玩物丧志的人吗?”

    “不像。陛下是千古难得一见的明君、圣君。”武琦云抱着皇帝地腰身不肯松手,轻声说道。“臣妾……真的很想念大哥。陛下,大哥什么时候能回来?”

    李世民笑了一笑,抚摩着她的肩头说道:“不会很久的。等平了淮西,朕就调他回来。朝堂上,少不得他武伯苍。朕的身边也离不开他。”

    武琦云犹豫了一下。一句话仍然是没有说出口。

    李世民笑道:“朕知道,你是想问朕: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让他挂帅出征。对么?”

    武琦云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云儿,你天姿聪颖,其实不用朕多作解释,也能想明白这是为什么。”李世民说道,“有些事情,事关朝堂大局与今后的大计,朕也不方便跟你说太多。朕只说一句,这是为了朕的家人着想,也是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着想。朕不仅要当个好皇帝,也要当个好父亲。更要让自己地儿子,也当好皇帝。”

    武琦云眨了几下眼睛,心突突的跳了起来。她早就想到了一些端倪,只是没有想到,皇帝比他想像的,谋划得更加深远。

    她心中暗忖道:看来我们武家,又要在大唐的史册上留下许多的笔墨了……皇帝已经在为自己地子嗣们安排命运,为保护臣子和大唐今后的长治久安谋划定夺。我地大哥和淮儿,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命运呢?你们千万不要犯错,因为所有的一切,从一开始就已经在陛下的掌握之中了……

    几天以后,华阴县令裴度,交接完了治下的工作,到皇帝跟前来报道了。

    对于这个俊雅潇洒又能干的年轻人,李世民还是比较满意的。裴度现在的这个模样,就跟早年当县令的武元衡极其相似。在他的身上,李世民总是看到武元衡的一些影子。

    “中立,你这一两年来,在华阴县干得不错。朕很满意。”李世民先是对他进行了一番褒奖,然后说道,“从今天起,你就在中书省担任中书舍人一职。朕要发布什么诏诰。都由你来起草。另外,朕的玉玺也会交由你保管。你可以在任何时间出入皇城,不受钟鼓限制。”

    “微臣遵旨。”裴度拜谢皇恩。

    “好,起来。”李世民笑吟吟的说道,“朝廷现在欠缺地,就是你这样的青年才俊。大唐正走上复兴之路,需要有胆识有创新的能臣。裴度。你的官职虽然只有五品,但却是离朕最近的大臣之一。从今往后,朕会经常询问你一些政要之事。所以,你平常就要多看多听多思索,可别出现答非所问或是答不出来的情况。”

    “微臣一定竭尽所能。做好自己的本份。”裴度还是有些受宠若惊。一个小小地县令,一跃成了皇帝最亲近的大臣,这份殊荣着实让他有些吃不消。

    “别紧张,放松一点。以后你就会知道,其实朕也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李世民笑呵呵的说道。“中书省,说白了就是朕的智囊团。朕和自己地智囊,首先要关系融洽无话不谈。这才有可能听到真实的进谏。这方面,你要向陆贽和薛存诚学习。他们二人是朝堂之上最敢于直言进谏的人。朕,也会努力做一个从谏如流的纳谏明君。不过,这也需要你们来紧密配合。所以,你进了朝堂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学会忠直与坦荡。朕对大臣的品行与德操,是异常看重地。才德兼备之仕,会获得更大的重用。”

    “微臣记下了。多谢陛下教诲。”裴度仍然是一丝不苟,连大气都不敢出。

    李世民见他这副紧张认真的模样,暗自笑了一笑,说道:“这次朕破格提拔你,朝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