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2章 祭昭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52章 祭昭陵 (第2/3页)

价的!”

    群臣散去后,李世民独自一人在弘文馆御书房里呆了一阵子。心头一股抑郁之气始终挥之不去,他起身离开了书房,上了太极殿散散步,分散一下注意力。

    今天的天气很好,晴空万里。李世民站在太极殿地高处,朝远处眺望,一时入了神。在他身后,仅有一身戎装的独孤凡静立伺候,俱文珍和其他几个侍卫跟在远处。现在,独孤凡虽然没有明确的官职,但却是皇帝身边最特殊的人。除了他,没有人敢于配剑站在皇帝三步之内。大唐的律法有明文的严格规定,除了皇帝卫队,其他人都不许配兵刃站在皇帝旁边。就连宰相入殿议事,也是要解剑入内的。而敢于佩剑站在皇帝三步之内的,也仅有独孤凡一人而已。

    李世民独自一人向远方眺望了一阵,环视身边仅有独孤凡一人,于是对他说道:“那个方向,你看到了什么?”

    独孤凡淡淡地说道:“天。蓝得刺眼的天。”

    李世民笑了一笑,说道:“那个方向,是昭陵。”

    “就是葬着太宗皇帝的地方?”

    “是的。”李世民说道,“也就是你们独孤家,世代侍奉的北衣客。”

    独孤凡没有答话。李世民自言自语一般地说道:“当年长孙皇后弃世之后,太宗皇帝曾修建了一座高楼,站在高楼之上在皇宫里远远眺望昭陵,思念他最爱的女人。”

    “长孙皇后,是个不错地皇后。”独孤凡极少称赞人。这是为数不多的一次。

    李世民回头看了独孤凡一眼,笑了。

    “走,去昭陵。”

    “清明刚过。不是刚刚祭拜过先人么?”独孤凡疑惑的看了皇帝一眼,转却又说道,“我去准备车驾。”

    “不用准备车驾了。”李世民边走边说道,“骑马去,从北苑出皇城,就我们这几个人不打排场了。什么都不用带。出城后捎几壶杏花村酿就行了。”

    一行人来到了大明宫飞龙厩,各自骑上了马匹。青骓马也有些日子没有陪着主人了,异常的兴奋。十余骑从皇城北苑里奔出,直接出了皇城和长安。

    昭陵,开了列代帝王依山建陵的先河,全都是因为长孙皇后的一句话。当时她说,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示意皇帝要行节俭。昭陵前,矗立着李世民当年亲自题写的一块石碑“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

    看着自己熟悉的笔迹,想起那些仿佛近在眼前的故人。李世民地心潮就忍不住澎湃起来。虽然他现在重生为人,有了亲人也有了一批誓死追随的忠臣良将。但是,对先逝的亲友的怀念。依然挥之不去。

    “尔等在此候着,朕一人进去拜祭。”李世民提着几坛子杏花村酿,徒步走上了昭陵石阶。

    当年长孙皇后归天之后,李世民曾对她刻苦的思念。每每站在皇城高楼上远眺昭陵,不知道落泪几番。光阴荏苒,长孙已经作古百年。时至今日,除了自己这个重生为人的李世民,还有几人记得那个端庄贤慧的千古一后?

    陵寝在昭陵地最北端。整个昭陵。占地也是极其广大。沿途走过去,能见到许多贞观遗臣陪葬的陵墓。

    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这些人都陪葬昭陵。李世民一一的走过他们的坟墓,停下祭拜。

    “辅机,这是你最喜欢喝的杏花村酿。朕。今天特意取了来,与你共谋一醉。”李世民停留在了长孙无忌地坟前。打开两个酒坛的泥封。沿坟洒下一圈酒水,然后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