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问策 (第2/3页)
就是来随便走走。”
进了院落里。李世民等人看到,这间面积窄小简陋的院落,虽然有点寒酸,却甚是干净整齐,给人一种很舒服地感觉。夜色笼罩之下,青灰色的过廊小道里点着昏黄的灯笼。两旁简单地花圃里,传来茶花的幽香。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什么装饰。寻常官宦人家常见的假山流水、亭台楼榭与奇花异草,一样也没有。府里的人丁也极少,除了刚才那个老汉,靠西边的仆奴房间也极小,顶多就能容纳三到四人。
侍卫们走了几步,惊叹道:“陛下,这武大人家里,怎的如此寒酸简陋?长安城中,一个小小的六七品官员,家中也比这样阔气得多了。光看这屋子,人家还会以为武大人是个入试不第地穷书生呢!”
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说道:“武元衡从来就是崇尚这样的生活。简单,舒适。不追求浮华与奢侈。”心中却道:他武元衡要大摆排场造房置舍还不容易吗?岂不说我往日对他的赏赐足够丰厚,他现在这个吏部尚书正肩负着朝堂官员重组的重任。想发财,岂不是太容易了一点?武元衡可不是一般的俗吏,我地眼光,不会错的。
正在这时,不远处地一排拱房里,传来一阵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大半夜的,居然有认在读书!”众侍卫们低声惊道。李世民做了一个禁声的手势,提步朝那边走去。
一栋四间房的拱屋,中间的正堂正亮着光。七八个学生坐在矮几前,手捧书本,跟着堂前的白衣先生们在念书。
白衣先生,自然就是武元衡了。只见他盘腿坐在一张矮几前,神色很是和蔼,手捧一本书,教孩子们一字一句的读着《论语》。那七八个孩子,年龄大小不一,大的应该有十一二岁,小的才五六岁。个个都非常认真,跟着这个朝廷的三品教书先生。认真的读着书。
李世民看了一会儿,越发觉得有意思了。他还不知道,武元衡回家以后还干起了这个副业。他走到正堂间,跟着念着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武元衡和孩子们一齐看向了门口,都惊住了。武元衡更是慌忙起身要来迎驾,李世民轻轻的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吓到了孩子。武元衡醒神,微微笑了一笑,对孩子们说道:“今日就学到这里。回去之后要好好温习,明日酉时,我再来教大家读《论语》。”
孩子们都十分懂事的站起身来。对武元衡弯腰行礼:“多谢先生,学生告退。”
七八孩子们收拾好书本,嘻嘻哈哈地闹腾着进了另一间房间中,却没有离开院落回家。
武元衡这才迎上前来,拜倒在李世民面前:“陛下光临。微臣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伯苍平身。”李世民笑呵呵的说道,“你的日子。倒是比朕过得惬意多了。白天忙于公务,晚上还当上了教书先生。”
武元衡微微笑了一笑,说道:“这些孩子,都是孤儿。现在正被微臣收养在家中。”
“哦?”李世民有些惊讶,说道,“这不仅仅是你的学生,还是收养来的孤儿?”
“正是。”武元衡说道,“微臣收养他们。已经有两三个月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感叹道:“朕现在明白,你的房舍为什么如此简陋了。朕赏赐给你的那些钱财,你都拿来赈济穷人、收养孤儿了吧?”
武元衡微微地笑了一笑,并不作答。拱手说道:“陛下快请入内安坐。微臣马上让家人准备酒菜伺候。”
“酒就不用了,今天喝了太多。来一壶茶吧。”李世民轻松的走进了武元衡的正堂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