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诛心 (第2/3页)
汇集数万大军。
“匈奴兵士勇猛强悍,今日一战可见一斑。将匈奴兵士长时间围堵在广宁县城中并非上策,此战羌渠必定已经知道我部官军厉害,不如遣使进入广宁县城,说服羌渠投降,并让他发誓不得再进攻幽州。”心怀仁慈之心的刘备给赵逸提了个建议,若是再这么打下去,两部兵士均会伤亡惨重。
高顺虽然对匈奴兵士恨之入骨,不过还是同意了刘备的看法:“大人,刘将军此计可行,如此恩威并施才是王者之道。”若是再拼杀下去,官军胜是必胜的,但是付出的代价也必定十分沉重。
赵逸看了这二人一眼,挥手让二人站起来说道:“两位将军说的有道理。不过围困广宁县城我们只是痛一块地方的,但是羌渠却是浑身都疼,此刻我军占据主导地位。就算战斗再艰难,我们也不能先遣使与羌渠议和,而是要让羌渠乞降。”此事关乎脸面,营帐内的众位将军知道议和是为了官军的生命。但是此事若是传到外面,就会说赵逸有能力围困住羌渠,却无能力将之剿灭,日后境外夷族更不会将幽州放在眼中。
赵逸正想借着此事树立威信,岂能如此行事,在此关键时刻怎能做此丧失士气之事。
朱儁的大局观念较之刘备与高顺要高不少,点头赞成赵逸的话:“伯来说的有道理,我大汉乃是泱泱大国,怎能先向夷族求和。”
刘备与高顺见赵逸态度坚决,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话,心中想着赵逸说的话,不由得暗暗点头,他们不过是从自己所部兵士考虑,但是赵逸的目光却是涵盖了整个幽州。与大局相比,这小小的得失就算不得什么了。
“广宁县城是必打的,但不是现在。”想将城内的匈奴兵士全部饿死谈何容易,赵逸也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将之连根拔起的机会。广宁之战后,赵逸估计幽州这几年都会相当平静。而实力大损的匈奴部落,恐怕近二十年都无进犯内陆的能力。日后中原大乱匈奴部落沿河攻入长安,抢夺财物百姓的事情将不会发生。
此时帐外兵士报告说,匈奴兵士的尸身已经收敛完毕,请赵逸定夺。
赵逸给高顺使了个眼色,高顺会意后,走出军帐带着兵士以及那上百辆马车的尸身来到广宁城下。
城内匈奴兵士见官军竟敢到城下,立刻弯弓搭箭,那闪烁着摄人寒光的箭尖都对准了高顺。
高顺看到城门兵士的异动并未惊慌,伸手指了指马车上的尸体:“小将军不要误会,我们并无攻城心思,而是奉命将贵军尸身送回。我家大人说,贵军与我军虽是敌对关系,但贵军的勇气让我家大人很是赞赏,特地遣末将将尸身送回,令诸位勇士得以入土为安。”
城门兵士听得高顺言语真切,且马车上放的确实都是自己部众的尸身,那拉满的长弓慢慢松了下来。
高顺见到匈奴兵士异动,挥手命令所部官军后退,离开了这里。
城门兵士将此事快速告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