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借兵 (第2/3页)
有如此速度。想到这里赵逸将手中青铜爵慢慢放下,随即起身带着秦重、杨秀等官员走出厅堂跪迎圣旨。
“涿郡郡守赵逸跪候圣旨。”基本的礼数,赵逸还是要遵从的,三跪九叩后,仍旧低着头,只能看到钦差大臣的布屐。
赵逸因忌惮皇权三跪九叩,这钦差感觉十分解气,张开怀中的黄帛,大声的说出旨意。果然不出赵逸所料,那些隐藏暗中的黄巾军趁着这次瘟疫起兵造反了,为首的是博陵人张牛角与常山褚燕。借着瘟疫煽动百姓作乱,短时间就已经召集了十多万人,声势直逼刚镇压下去的黄巾起义。
朝廷大为震动,皇甫嵩与朱儁皆被朝廷跑去征讨西凉叛军在,而近日赵逸捷报频传,让十常侍与何进共同看到了赵逸的潜力,不约而同的举荐赵逸征讨。汉灵帝对赵逸的能力也颇为赞赏,此事没有异议就通过了。
当钦差拿着赵逸孝敬的一箱金钱走了之后,秦重等人颇有些诧异的看着赵逸。没有想到赵逸竟然一语中的,还真的有人造反。
这次杨秀没有等到赵逸招呼,立刻去军营整军备战了。对于朝廷封的这荡寇将军这个官职,赵逸并没有在意,这不过是一个虚职,没有任何品衔。若是剿灭了黑山军,这个官职立刻就会被朝廷撤去。让赵逸真正高兴的是,朝廷给了赵逸节制冀州官军的权利。
赵逸手中虽然有典韦、太史慈、慕容复等猛将,应对日后的乱世力量还是有些薄弱,如同珍宝的将才却只有高顺一个,高级谋士只有赵逸一枝独秀,此时赵逸迫切需要人才。
战争不仅是经济对抗,更重要的还有人才,昔日汉高祖刘邦,若是只有萧何管理后勤,却无张良、彭越、英布等名将冲锋陷阵的话,就算是粮草准备的再充足,也无法与项羽大军抗衡。
在涿郡正紧张备战的时候,赵逸驱马来到了乌桓部落,到这里来并不是为了与巴图、文秦告别,而是为了借兵。
“借兵?”听到这话巴图神色一凛然,询问赵逸借兵何事。
赵逸将朝廷旨意说出来后,着重加了一句:“黑山军人数众多,我深恐寡不敌众,故而前来借兵。”
黑山军足有十多万,赵逸所部不过三万,在巴图看了这简直就是以卵击石,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乌桓部众迁入内陆已有一半,守卫兵士已有一万五千人,但是就算巴图将自己这一万五千人并入赵逸所部,也不过四万人,胜算依旧很小。
赵逸看穿了巴图的心事:“将军请放心,若是战机不利,你部兵士可以调换马头返回驻地,本官及手下兵士绝不阻拦。”这等若是给了乌桓兵士一道免死金牌。
巴图听到这话非但没有高兴,相反怒目圆瞪:“赵逸,你不要把我乌桓兵士看扁了,乌桓兵士俱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岂能不战而退。”赵逸这话好似伤了巴图的自尊心,“郡守大人想借多少兵马?”这话一说出口巴图就愣了一下,心说坏了,我又中激将法了!在来涿郡的时候难楼就曾经不止一次的嘱咐过自己,与赵逸这种人打交道,要克制自己的情感。要学会理智控制情感,而不是情感控制理智,巴图刚才心直口快说出了这句话,真是把肠子都悔青了。
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