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生存空间 第100节 授爵风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章 生存空间 第100节 授爵风波 (第2/3页)

待之,亲王衔以功勋领之。各位,对此有何看法?”本春煊又着急又感慨地向众人提出了问题。

    “十年帝制,看来陛下是真心打算执行到底了。不过有几句话应该提醒皇上,第一,考虑到帝制后还有君主立宪的过渡期;第二,将来皇室在对外交往中的礼仪问题;第三。国民对皇室的感情。说句实底话,诸皇子不授爵。我本人是不敢厚着脸皮当侯爵地。”杨度边说边把手上的文件递给了聂文青,他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够得到军方的支持。

    “我看,大中华帝国完全可以参照英国的模式嘛,英国不是号称君主立宪民主制度的典范吗?现国王的王储乔治不就是什么威尔士亲王嘛!皇室,本来就是帝国的特例。也是帝国国民的精神核心。大家不要忘记在皇后住院那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要是皇子们没有爵位,我看今后我出门要向聂将军借钢盔扣脑门子上了。百姓会撕了我们的!他们才不管我还是堂堂宫内大臣。帝国侯爵呢!我也是那句话,皇子不授爵,我也不敢愧领。诸位,我理解陛下的意思,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大事不能因私废公。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反正现在也不兴说错话就杀头的,就是杀头我也要说。陛下这次是想显示公心却犯了私心!”

    王镛说话的时候手舞足蹈地。一会儿做出夸张的撕扯动作,一会儿又做出凛然受死的表情。不过这些话却对众人有莫大的感染力。

    聂文青把手里地文件递给了身边的李义安,看着总参谋长浏览着龙剑铭的批示。伸手在文件上点了点。两位军人对视了一眼后都点了点头,聂文青这才整了整嗓子说道:“有一件事情我需要提请大家的注意,皇子秦关虽然不是陛下亲生。但是已经有了实际上的皇子名义,在授爵时不应该厚此薄彼。德龄皇妃在后面看着呐!”

    聂文青中将的话虽然没有直接说支持杨度等人,却实在地确认了应该给皇子加亲王衔。

    “我建议,军方把这个事情下发到将级军官中征求意见,党务在分会层面征求意见,行政在部属处级以上官员和地方府级政府中征求意见。尽快汇总出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宣传部,张先生,你斟酌一下如何把这个事情适度向国民透露一点,看看国民的反映。没有充分的理由,我们不可能改变陛下的决心。这个头,我领了!”本春煊得到了军方地支持,心彻底地放了下来地安排着工作。

    1908年1月18日。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几家报纸分别以“皇室以公心待民,民以何报皇室?”、“授爵名单无皇子,诸卿敢受爵位?”、“待民以宽、律己以严。”、“民主不容皇子受爵吗?”为题发表了头版文章。各地舆论哗然,新派的、守旧的、留洋的、为官为商治学的纷纷投书报社发表感论。

    “……民主,是国民权利在意识上、法律上、行为上的体现,方能称谓民主。切不可拘泥于形式而不讲求实效,也不可为民主而民主,忽视甚至无视皇室在倡行民主中的重要贡献……帝可以奖赏万民,民何以报答皇室?国民有言、有求于皇室和政府。也是民主观念滋长地体现之一,皇室和政府不应该改一贯之政策轻视国民之要求。要求为何?皇子加亲王衔,善!”

    “新朝立国以来,万象更新、民气焕然,帝国日兴!皇帝谦称曰:万民之功。以爵位飨万民之功勋卓著者。然万民曰:国之兴盛首功为君,其次为臣,再次为民。民何以彰皇室之功?徒呼万岁不足以表万民之情,欲加尊号为君不喜,方请求以亲王衔授皇子,以舒万民景仰戴德之愿。此乃筹陛下之功却无以复加,转而求假于皇子也!”

    “往年,德国皇子、总理,英国外交大臣来华。报纸每每在其名后加上某某阁下之尊称,缘何?外交惯例!同为帝国,大中华不可示弱于列强,不可失礼于邦交!皇子加衔,于民主国家、帝制国家而言,皆成惯例,帝国也应遵循。”

    “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