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千二百七十六章 道路上的铺路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四千二百七十六章 道路上的铺路石 (第3/3页)

未来用户戴上设备,不仅能看到虚拟场景,还能通过神经反馈感受到古代画师创作时的情绪波动。“

    林薇看着那些在代码中舞动的飞天,忽然明白,微传媒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战胜了某个竞争对手,而是用技术搭建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当欧洲的学者通过“大唐盛世“理解中国的盛世文明,当非洲的孩子借助AR课本触摸世界的文化遗产,当数字技术不再是商业竞争的武器,而成为文明对话的媒介,那些曾经的制裁与打压,都已化作这条道路上的铺路石。

    灵湖的水在夜色中轻轻荡漾,倒映着微传媒总部大楼顶部的LOGO——那是一个由数据流构成的螺旋,象征着技术与文化的交融共生。林薇知道,属于微传媒的破晓时刻已经到来,而他们的征途,是更广阔的数字文明星辰大海。在那里,技术的光芒将不再被地缘政治的阴云遮蔽,而是如灵湖的晨光般,温暖每一个渴望连接、渴望理解的心灵。

    当敦煌的飞天在全球用户的 VR视野中舒展广袖时,微传媒总部的地下实验室正进行着一场更具野心的实验。林薇戴上最新款的“星链“神经接口设备,眼前的空气突然裂开一道银色缝隙——撒哈拉沙漠的日落与亚马逊雨林的晨雾在同一时空交织,她甚至能感受到沙漠热风与雨林湿气在皮肤表面碰撞的微妙温差。技术总监李寒的声音从耳机传来:“这是我们基于量子纠缠原理研发的跨维度感知系统,现在你同时连接着地球两端的环境传感器。“

    实验室内,三十台全息投影仪构建出一个旋转的地球模型,每个光点代表一个正在进行的文化数字化项目。欧洲的员工正在扫描威尼斯古建筑的每一块砖石,日本团队用 AR还原京都千年祭典,而非洲的年轻人则通过脑机接口“绘制“口述历史的虚拟图腾。吴浩站在模型前,手指划过连接中非的光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刚发来函件,希望我们参与'人类记忆基因库'计划,把全球 195个国家的文化遗产都接入星链系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