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千二百五十九章 全球首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千二百五十九章 全球首创 (第2/3页)

室模拟80℃环境测试,这种装置能将过滤器堵塞周期延长至原来的三倍。“

    三天后,改进后的电磁除尘装置被安装在储能舱入口。当新一轮沙尘暴来临时,吴浩站在监测屏前,看着除尘装置的静电场将沙尘颗粒吸附成肉眼可见的灰雾,过滤器的堵塞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超导线圈的温度稳定在82K,比临界值低了8K,林舟在一旁记录数据,额角的汗珠滴在平板电脑上,瞬间被蒸发成盐渍。

    靶场的黄昏总是带着熔金般的壮丽。吴浩陪着周院士走过光伏板阵列,板下的沙打旺已长出新叶,在夕阳下泛着绿意。“你们把电磁炮和新能源结合得很巧妙,“周院士指着远处的移动供电车,“用光伏和储能矩阵给电磁炮供电,这在全球都是首创。“

    供电车的顶部隆起,覆盖着一层黑色的光伏薄膜,车身侧面印着“智能微电网移动单元“的字样。李默打开车厢,里面整齐排列着超导储能模块,冷却液管道在灯光下闪着寒光。“这套系统能存储500兆瓦时的能量,“他介绍道,“白天用光伏充电,晚上给电磁炮供能,完全脱离电网独立运行。上个月在极端高温下,光伏板效率下降15%,但储能系统仍能支持每天十次满功率发射。“

    林舟蹲在车底,正在调试新安装的沙尘防护板。“我们给供电车加装了仿生学防尘网,“他指着网格状的金属板,“灵感来自沙漠甲虫的背部结构,能让沙尘自动滑落,不堵塞散热孔。昨天沙尘暴时做了测试,散热孔的积沙量减少了85%。“

    突然,靶场方向传来急促的警报声。吴浩抓起对讲机:“怎么回事?“

    “沙尘暴提前到来,风速18米/秒!“靶场技术总监高野的声音带着紧张,“电磁炮的炮管仰角传感器被沙尘卡住,现在无法调整射击角度!“

    吴浩和周院士立刻驱车前往靶场。狂风卷起的沙粒打得车窗噼啪作响,能见度不足五十米。当他们冲进炮位掩体时,只见“天枢-III“的炮管僵直地指向天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