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势力初成 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道观,洞中遗骸 (第2/3页)
落里有一方小水潭,两三平米的样子,水很清澈,从岩石缝隙渗入,又沿着崖底流出,最后消失在一处岩缝中。
洞厅大约有六七十平米,粗大的石柱或石块比比皆是。骆有成稍加留意,就发现了猴子活动的踪迹,如猴毛、猴粪、果核等。转过一块大石,地上的物品却让他眼瞳收缩,那是一件被撕烂的衣服,不远处还有裙子和内衣,上面覆盖的灰土,已看不出本色。骆有成很快在洞厅的角落找到了衣物的主人,骸骨仰卧在地上,形态保持完好,显然在死后并没有受到打扰。
骆有成用单片镜对骸骨做了全息录影,并在影像中为每一块骸骨做了编号,然后将一件件骸骨装进标本袋,按影像中的编号做上标记,以便后期复原。完成之后,他给米豆豆打了卫星电话,米豆豆很激动,让他务必将骸骨身下的土层也取一些样本回去。
采集标本是一件很劳神费力的事情,当骆有成完成这些工作,洞口的光线已经暗淡下来。他背上超导背包,从洞口飞了出去。洞口从下看只有井盖大小,但实际上同时容纳两三个人都不成问题。
出了洞,骆有成看到了袅袅升腾的烟气,他突然想到了之间曾经见到的小道观,不知是什么人生活在这荒郊野岭,心生好奇,向炊烟升起的方向飞去。
飞临小道观,并未见到观内的人。他没有入观,而是降到门口,叩响了那扇斑驳破旧的观门。
道观内迟迟没有动静,静得如同仍蛰伏在地下的蝉若虫。当他第十次叩下那只满是铜锈的门环时,才听到门内窸窣的脚步声。
开门的是位中年道士,身上穿着一件褪色严重的青色道服,道服不长,下摆刚至大腿,下身是一条宽松的青色裤子,脚上一双布鞋。道士头上盘着道髻,络腮胡,下颌的胡须留到胸口。衣衫朴素,却干干净净。只是眼瞳浑浊,角膜上涂抹着沧桑,与正值壮年的脸格格不入,这对眸子就像是从一位迟暮老人那里移植过来的。
道人怔怔地望了骆有成许久,才挤出一个笑容,“原来是小先生来了,未曾远迎,失礼了。”
骆有成也学着文绉绉地说道:“道长,叨扰了。”
道人嘴上说着失礼,却丝毫没有扫门待客的意思,身子堵在门口,却从胸襟里掏出了一张折叠的纸张递给骆有成。
“小先生若有疑惑,尽在其中,能否领会,全看小先生的悟性了。”
骆有成心中纳闷,接过纸张。纸韧而绵软,是这个时代十分罕见的宣纸。展开一看,上面用毛笔工工整整地写了四行字:
滇海囚客,魑魅逆常。
缅邈山川,魍魉作王。
泰否相倾,先生当往。
贵贱同仁,共戮鬼雄。
对远古的文言,骆有成并不熟悉,但从字面意思,也能猜个大概。他抬头正要询问,却发现门口的道人不见了,观门已经关闭。
“请道长为我解惑。”他大声说道。
等了片刻,观门内才有声音传来:“行走于世间,惑自然得解。”
此后里面再无声响传出。他几次想飞跃围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