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南京 (第2/3页)
中三元,就是指解元、会元、状元皆为一人所得。是十分难得的,别说洪武年间,就是一直到了建文四年,也只有黄观一人而已。
道衍又道:“那你知不知道,燕王已经下令,将黄观的名字从登科上划去?”
我蓦然抬头,道:“为什么?”
他道:“因为他不肯听话。”说着,微微一笑。
我心中却是“咯噔”一响。耳听得道衍又道:“千百年之后,若我能有幸在青史留名,他人定会说我是大奸臣、大反贼。而如黄观、方孝儒等人,自然是有人来为他们正名的。”说着,发出一声极轻极轻的叹息。
我凄然微笑,道:“倘若女子有史,也定然会说我是个不忠不孝之人。”
脸上却是浮现一个微笑,想起年少诸事,南京宫中……倘若那时,并未来到北平,那我的现在,又会是如何?
只是,回不去了。
一直都从未想过这些事情,最近却常常从梦中惊醒。梦里,有朱元璋怜悯的眼神、有母亲哀伤的叹息、有父亲无助的身影……还有,以柔和朱允汶,他们的微笑、安慰以及失望的……神情……
心中忽悲忽愁,正自沉思之中,忽而想起一事,不由得道:“师傅!那方孝儒……”
道衍道:“王爷出城之日,我曾跪求不要伤害方孝儒性命。他亦答允我了。”
我心中却忽地一跳,顷刻间,从前看到过的文章在脑海里浮现:“方孝孺……夷十族……”大惊,失声道:“他做不到的!”
道衍看了我片刻,神色渐渐凝重,道:“你觉得他做不到?”
我低声道:“他必然做不到……方孝儒是个忠臣,又是个自持清高的儒生,宁肯死、也不肯降了燕王以污名节。”
他缓缓点头,沉吟道:“如今的王爷,容得了这样的人么?”
二人念及至此,都是悚然心惊。对视一眼,心中扑扑而跳。
正是六月天,极明媚的天气。二人心中却如坠寒冰之窟。道衍轻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