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卷 一九九九 第八十四章 烂透的纽约警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卷 一九九九 第八十四章 烂透的纽约警方 (第3/3页)

相对而坐,品尝着浓郁的蓝山咖啡,随性而谈。

    黄晓夫是个律师,拥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律师事务所,因为经常为在华留学生提供法律帮助,因而和领事馆的关系密切。

    他同时还有其他多重身份,譬如新泽西州香港会法律顾问,纽约法律学院中国同学会主席,以及纽约华人的最大组织华策会董事兼首席法律顾问。

    听到华策会这个名字,李源第一反应是华青帮、洪门那样的黑帮势力,然而听完黄晓夫的介绍,才知道是误会了。

    华策会,全名纽约华人策划会,是由旅美华人刘毛淑卿在将近半个世纪前创办的一个旨在“为华人移民提供教育和工作机会”的公益性组织。

    “华人在美国的地位一直不高,以前还要更糟,很多人移民过来,甚至无法获得正常的学校教育。这一点我非常佩服刘毛淑卿女士,她曾经说过:‘对于移民来说,教育是衔接美国社会的跳板’,只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能打破语言的藩篱,从而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

    黄晓夫详细介绍着华策会的核心理念,李源听得连连点头。

    黄晓夫说:“我当年来美国,也得到了华策会的很大帮助,不只是我,大部分在纽约的中国移民都得到过帮助……”

    李源听到这里,眼前一亮,不过没有贸然打断他,而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然而黄晓夫却话锋一转,聊起旁的话题。

    “纽约的治安环境很差,你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多留神,能不跟人起冲突最好,一旦发生意外,也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警察身上,最好第一时间跟大使馆联系,另外,”黄晓夫掏出名片递给李源,笑着说道:“如果有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给我打电话,当然,我希望你用不到。”

    “谢谢。”

    李源认真的收起名片,感慨道:“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刚才就和警方发生过冲突,说实话,纽约的警察真让人大失所望。”

    黄晓夫有些意外的看了李源一眼。以他对纽约警察的了解,李源现在还能坐在这里悠闲地喝咖啡,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

    不过他也没有追问李源的身份,而是笑着说道:“纽约警察的问题确实很多,我因为工作关系常常和他们打交道……你恐怕想象不到,他们甚至不排斥招募有前科的人。”

    “有点夸张吧。”

    “一点也不夸张。我看过1975年到1996年的调研报告,很多在职警察都有前科,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学历很低。”

    听上去就像国内的城管?

    李源想着,没有说出来。

    “所以我提醒你,别把‘有事找警察’这种想法带到美国来。”黄晓夫喝了口咖啡,继续说道:“事实上,纽约警方和政府、商人甚至犯罪集团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夸张的说,内部已经烂透了。就拿刚才那个小偷来说,他应该是印尼帮的外围成员,而印尼帮只是纽约诸多地下帮派中很不起眼的一个,如果没有警方撑腰,早就被打垮了……”

    “美国政府就没想过整改?”

    “怎么改?”黄晓夫反问了一句,无奈道:“政客需要警察工会的支持,就很难建立起追究机制。鲁道夫·朱利安尼,就是现在的纽约市长,他在刚上台的时候,就阻止了独立委员会试图建立特别监察机构的动议,作为替代方案的CCPC(打击警察腐败委员会)成立四年了,连‘传票权’都没有,根本就是个摆设……”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