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一九九八 第三十七章 网吧选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一卷 一九九八 第三十七章 网吧选址 (第1/3页)

    1998年,美国总统比尔顿访华时,曾专门参观了上海一家公众电脑屋,与网民们交谈,并称赞“这里真是个好地方”。

    所谓电脑屋,就是网吧的最初称谓。

    后人提及中国互联网发展,总会提到二马和三门户,其实以王跃胜为首的大小网吧老板,才是中国互联网腾飞的最大功臣。

    李源前世看过一组数据。

    1997年时,中国网民数量是62万,只有2.45%的城市家庭拥有电脑——其中大部分还未联网,而到了2001年,网民数量是3370万,在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能力拥有电脑的情况下,网吧就成为了培育网民的前进阵地。

    李源最近走遍瀛洲大街小巷,发现瀛洲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吧,电脑屋的数量也屈指可数,大都处于无证经营状态,环境更是集脏乱差于一身,用藏污纳垢之所来形容也不为过。

    ……

    李源经不住乔若男的盘问,透露出开网吧的想法。

    “你指的是电脑屋?”乔若男问道。

    “是网吧,能够上网浏览网页,能够收发电子邮件的网吧。”

    “网吧,这个词有意思。”乔若男又问:“开网吧需要租下一栋楼?”

    “市技校的老楼才三层,我还嫌地方小呢。”李源说:“要不先去看看?”

    “好啊。”

    乔若男也是说做就做的性格。

    李源让马楠带上电脑和提前准备好的网站相关材料,几人一起下了楼。

    关学道还要开会,开着他的破桑塔纳先走了。

    乔若男拉开宝马车门,回头发现李源跨坐在一辆嘉陵摩托上。

    “天寒地冻的骑什么摩托车?”

    李源戴上皮手套,说道:“你和马楠一会儿还要去市政府,我又不去,难道走着回来?”

    乔若男耸耸肩,没说什么。

    ……

    沈竹音没坐过摩托车,闹着要体验“自由的感觉”,结果车开起来就后悔了。

    羽绒服不挡风,寒气直往骨头里钻,沈竹音抱着李源的腰,身体紧紧贴住他的后背,满脑子都是好冷,没有半点自由飞翔的感觉。

    好在市技校距离不远,结束了这段痛苦的经历。

    “后悔了吧,叫你不听话!”

    乔若男毫无同情心的嘲笑她。

    “我才不后悔!”沈竹音嘴上不承认,看到雪白的羽绒服上蹭了一道油渍,心里可是后悔死了。

    ……

    瀛洲市技校建立于八十年代初,是为了满足石油单位用工需求而成立的。这几年石油单位岗位饱和,又赶上下岗潮,单位内部的待业青年一抓一大把,更不可能对外招工,技校受此影响只好关门大吉。

    尽管是沿街建筑,教学楼外还有一道栅栏墙,这难不倒李源,但是两个女士总不能跟着他翻墙,就站在墙外介绍。

    “这是前楼,每层有六间教室。后面还有栋宿舍楼,现在是电信局的职工宿舍……”

    “难怪你要选这里。”乔若男听到电信局就在附近,就知道李源为什么要选择这里。

    “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里面没有人?”

    “学校关门一年多了,老师都下岗分流了。”

    “你准备怎么搞?”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